【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今年農曆正月二十日(國曆二月十一日)是客家族群的「天穿日」,也是「全國客家日」,各縣市政府與客家委員會將在這天共同推出祭天儀式,並安排環保與藝文活動,用意除了「補天穿」、「開運祈福」外,最主要是團結客家鄉親,為國家和世界祈福。
行政院客委會表示,「天穿日」的由來,相傳是上古時期天空出現破洞,女媧煉石補天,解救蒼生。客家族群為了感謝女媧,在這天「男不耕田、女不織布」,唱山歌慶祝,並製作甜粄或炸年糕來祭天,蘊含助女媧補天及讓大地休養生息之意。近年「天穿日」因應全球暖化,倡導「減碳環保」,人人都可以是現代女媧。
十一日全國將同步舉行「天穿日」活動,台北市客家委員會將在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行客家踩街、草編金龍點睛、知名客家東東樂團表演、客家獲獎社團表演等,客家大戲《女媧補天》並將移師戶外表演,讓民眾近距離欣賞。
新北市客家日以「新客樂色創意時尚秀」為主,還包括節慶活動,如創意天穿粄DIY體驗等,搭配社團山歌傳唱,歡慶天穿。
桃園縣中壢市公所舉行「樂活客庄聊天穿」晚會,邀請客家一哥羅時豐、陳雙、謝宇威等藝人出席,另推出菜包、客家粄、米苔目等客家美食。
新竹市政府當天下午二時在孔廟前廣場舉行「新竹市全國客家日歡喜慶天穿」活動,融入節能減碳觀念,如客家美食食材減碳、有機蔬菜種植等,並安排麒麟獻祥瑞、鑼鼓祈福、客家藝文等精采表演。
南投縣政府則與客家委員會共同倡導「客庄樂活‧減碳環保」,上午九時在國姓鄉水長流奉天宮舉行客家傳統的「三獻祭儀」與「補天開運‧榮耀客家」千斤大甜粄祭天,民眾還可向神明「擲聖筊」,帶回平安開運的「精美小甜粄」,現場還有各項歌舞表演、彩繪比賽、互動闖關遊戲,客家書香傳情及摸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