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導演慧眼 台北夜風景魅惑

郭書宏 |2012.02.08
103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台灣首善之都台北市都會與自然交錯的景象,在荷蘭導演眼中又是怎樣的風貌?目前正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夜越台北—大衛.維貝克影像展」,呈現荷蘭導演大衛維貝克(David Verbeek)以西方的視野觀察記錄台北的各種樣貌,六十五幅攝影系列作品取景於台北都會夜景,帶領觀者感受深夜台北魅惑的氣息。

台北當代藝術館表示,曾旅居亞洲各城鎮的大衛覺得台北是個非常特別的城市,在各新興城市超速追求現代化、除舊革新的同時,台北依然堅持自己的步調與個性,讓新與舊在城市裡完美交融;大衛認為,台北集結了科技、金融、資訊等構築現代城市所需的元素,但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水泥垣壁縫隙間,卻隨處可發現大自然的蓬勃生機。

為了要確實描繪台北這座現代城市和其所在的熱帶島嶼交錯共生的關係,大衛刻意在日落日出間的深夜遊移,以鏡頭捕捉那些在城市街燈下生長的植物們,在攝影作品〈夜台北〉裡,那些在城市街燈或廣告霓虹光線下的植物叢,瀰漫一股神祕的張力,而人類則彷彿是漂浮在水泥銅牆上的靈魂,藝術家希望傳達人類只是世界的過客,當我們的形體隨時間凋零消逝,唯有靈魂和自然會永恆存在。

除了靜態的照片展覽,將繼金馬影展後,首次在台循環放映大衛以台灣為主題拍攝的電影作品〈R U THERE?〉,電影描述一位荷蘭藉電玩選手來台比賽後認識了一位擁有多重身分的神祕台北女生後所發生的故事,片中主角穿梭現實與虛擬世界中,不斷追尋女主角,如同沈溺網路的現代人對於「關係」的飄渺疏離,該片也讓大衛入選二○一○年的坎城影展。

為帶領觀眾感受台北深層的內在風景,展覽現場特別以燈箱及投影設備打造深夜氛圍,讓觀眾處在黑暗的恐懼中,從而張開平日封閉的視聽,更敏銳的接受藝術衝擊;「夜越台北」將展至二十六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