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家人中風,不得已必須進出「復健中心」。起初覺得,接觸到的盡是嘴歪眼斜、吊著鼻胃管、頭頂開過刀、坐著輪椅、走路一拐一拐、說話伊喔伊喔讓人聽不懂……的病人,看得真是令人心痛,剛開始我們也是悲涼、嚴肅地面對每一個人、每一個課程,難以想像的是,如今那裡卻讓我們覺得是溫馨的「遊樂場」。
感受樂觀心境
身心皆復健
進入「復健中心」,放眼望去除了各式各樣的運動器材,如跑步機、腳踏車等,老師從櫃子裡拿出來的復健器具,其實很多都極像幼稚園小朋友的玩具,如積木、拼圖等,與「遊樂場」沒有兩樣,小孩玩起來一定很開心。
只是,到「復健中心」的病患,幾乎都是突然遭逢不幸的人,他們除了身體要復健,心理更要時間調整,剛開始根本完全沒心情去作這樣快樂的聯想,值得慶幸的是,在那個環境待久了,不少人心境都能慢慢開朗,因為在那裡不但可以聽到、看到很多感人的故事;可以受到樂觀、積極病患的感化;家屬之間的互相鼓勵、互相取暖;老師們以他們的專業技術用耐心、愛心、細心,幫助病患一步步恢復生活機能。
相互鼓勵取暖
再踏人生路
從只能坐在輪椅上,漸漸到能夠站立,再到用四角拐杖、單腳拐,最後能自行走路……目睹著這樣的進步,感覺好神奇,也好感動。尤其有些中心的老師還會互相支援,對彼此病患的狀況,都能瞭若指掌,讓病患在自己老師請假時,不用擔心復健被迫中斷。
看到老師們認真的教導、糾正病患的缺失,他們彼此間也是和樂、密切地互動,那種氛圍總是令人很愉悅,在這樣的環境下做治療,病患無形中也都更珍惜、更努力,並感覺得到「復健中心」的溫馨。
常聽人家說「人生是苦」,的確,沒有人能夠一生順遂,尤其面對中風、癌症或車禍等意外,導致身心障礙,而必須仰賴「復健」的病患來說,更是苦不堪言,只是同樣的遭遇也會有不同的「心態」。像我們在前後兩年之間,對「復健中心」的看法,便有南轅北轍的改變。
人生苦短,期望遇到每種災難的人,都能有因緣感受到像「復健中心」的溫馨,從而得以調整心態,重新提起正念,勇敢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