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是舉世聞名的音樂家,莫札特巧克力,顧名思義,當然就是紀念莫札特所製的巧克力。
秀珠的弟弟打算陪恩師前往奧地利旅遊,臨行前打電話來,詢問秀珠要不要買什麼東西。秀珠不假思索的說:「莫札特巧克力!」
弟弟很好奇,這個最不愛旅行的姐姐,怎麼會知道有這樣的巧克力呢?秀珠笑說:「我知道,涵曾經託人去買『莫札特巧克力』,好送給她的醫生朋友。」
的確是這樣。
旅遊他方,心情總是輕鬆的,縱使走馬看花,也總要略為知曉當地的特產。
王維有詩〈送李員外賢郎〉:
少年何處去?負米上銅梁。借問阿容父,知為童子郎。魚箋請詩賦,橦布作衣裳。薏苡扶衰病,歸來幸可將。
這個少年要往何處去啊?原來是要到四川銅梁縣侍奉母親。詢問少年的父親,知道他是個通曉儒經的童子郎。蜀人常拿當地造的精美魚箋,請人作詩賦,還用木棉花織成的布來裁製衣裳。當地所產的薏米可以有助衰病之體的康復,將來若賢郎歸京時,也不妨攜回一些。
原來,當年蜀地的物產有魚箋、橦布和薏米……。
我第一次吃這種巧克力,是醫生請的。在醫生的研究室裡,他客氣的拿出了一盒巧克力來,隨我挑選。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形狀有別,相同的是每塊巧克力的包裝紙上,都印有莫札特的彩色肖像。
我對巧克力毫無興趣,便說:「我下一回再挑好了。」
醫生卻說:「下一回,就沒有了。」
我只好選了最小的一塊。醫生卻把它拿回盒子裡去,另外找了最大的一塊給我。
如果你問我好不好吃?時隔太久,已經完全忘記了,或許滋味也還不錯吧。
我那喜歡古典音樂的醫生,是莫札特和蕭邦的樂迷。如此說來,他會喜歡「莫札特巧克力」也就不足為奇了。後來,我才知道當年的這種巧克力有多麼難買,得到奧地利才有。
偶爾,我也給醫生送禮,多半在近耶誕節的時候,一律送到診間。不論送什麼,醫生都大為高興。朋友周艾知道了,笑著說:「醫生這麼高興的收下,是把你當朋友,而不是病人。」想來,也是實情。
送禮給醫生,極為困難,醫生的經濟環境好我們不知千萬倍,昂貴的東西實在買不起,更不知他是否中意?每次,我都簡單的送個小禮物,聊表心意,說不定是我的醫生涵養好,從來不曾有不悅的神色。
我現在等著秀珠的「莫札特巧克力」,這一次可要仔細品嘗,體會來自千里之外的巧克力是怎樣的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