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春節期間,在佛光山到處都可以發現一群身穿紅色衣服,背後寫著「佛光山青年義工」字樣的青年,回到本山擔任義工;他們來自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印度等地,約一百五十人。「若不是因為要回校或工作,真想多留幾天,因為佛館真是一個溫暖的家。」這是青年義工們的共同心聲。
就讀南華大學文學系四年級的鄧亦洺,新春在佛館八道塔客堂擔任知賓,「每天來這裡幫忙,法師及師姐對我都很關心問候。」鄧亦洺說,常常有法師、師姐來詢問:「還好嗎?吃飯了沒?」讓她覺得親切又貼心。
在七誡塔擔任知賓的三民高中學生林筱祺,覺得在這裡服務客人很有趣,可以增加自己的經驗及內心的成長。她必須招呼客人進塔休息、欣賞影片,剛開始的時候,遇到有些人不予理會,會有挫折感,後來聽到法師給予鼓勵:「要讓自己多講,多修正自己的講話方式,多嘗試就會成功。」在工作的閒暇時間,還可以和法師學習很多人生大道理,她覺得可以在法師身上挖寶,內心收穫滿滿。
也是三民高中學生的周忠興,在麻竹園包便當,及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二樓自助餐服務,個性很喜歡服務人群。新春是第一次到佛光山幫忙,他說法師都會細心教導,收穫很多;最深刻的印象是看見佛光山信徒很熱情。
兩位來自馬來西亞的李俊澗及劉鑫傑,在禮敬大廳地下一樓廚房,擔任典座(廚房烹煮)。李俊澗是義守大學大一生,本身很喜歡餐飲,這次抱著謙虛的心來學習,他說最大的滿足,就是讓遊客吃到自己煮的菜餚;他希望未來可以回馬來西亞,考取烘焙一級證照,將這次來學習的經驗,運用在烘焙的領域上,「明年還想再來參加。」
「以前吃便當的時候,並不知道一個便當要經過這麼多繁瑣過程才完成,而且每個過程都很用心。」劉鑫傑記得自己某天製作雪裡紅,光抓菜醃製就花上一整天,他才發現每道菜的完成都很不簡單,而且來幫忙的義工師姐也會在旁邊鼓勵他,讓他相當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