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曾創作〈原來你什麼都不要〉、〈祝福〉、〈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等膾炙人口流行歌曲,打動無數樂迷的音樂創作人「郭子」,十五年前突然宣布離開歌壇,如今學習佛法的他,以「郭蘅祈」這個名字重新出發,譜寫並演唱現代佛教樂曲,以最虔誠的音符,譜下攝受人心的慈悲樂章。
退隱歌壇十五年,這些年郭蘅祈熱衷幕後工作。郭蘅祈說,製作音樂的過程是愉悅的,但每逢面臨宣傳,就得上遍各大娛樂節目,配合製作單位玩遊戲、製造話題,儼然已失去一個音樂人的初衷與本質,於是,他毅然決定告別幕前,專心從事純粹的幕後音樂製作。
異國皈依 喜悅感動
原本不再發行音樂專輯的郭蘅祈,卻在五年前的生日,於異地遇上皈依上師,讓他意外成為佛弟子。那天在泰國曼谷,郭蘅祈在隨行師兄邀約下,去看一棟剛新裝潢的住宅,到了現場,發現居然是個雜亂無章的工地,讓原本就不是很情願看房的他更加失望,但同一時間也聽說,友人還邀請了不丹法王—雅旺顛津仁波切於下榻加持祝福,這讓未曾與仁波切接觸的郭蘅祈,耐著性子繼續待了下來。
就在郭蘅祈左顧右盼之際,他遠遠看到雅旺顛津仁波切從雜亂工地走出,彷彿沒感到現場的髒亂窘迫,坦然微笑走來。那笑容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善妙,震懾、觸動著郭蘅祈的內心。而身旁的師兄突然問郭蘅祈:「你想皈依嗎?」他當下同意,雅旺顛津仁波切也立即允諾笑笑地說好。
「當時的我跪在他跟前,他口傳一句,我複誦一句,也不知為何,我眼淚止不住的流下,彷彿有一種聽到幾世以前傳來,如親人的訊息,一種見到好久不見摯友的喜悅、感動,回歸的溫暖,以及續傳的責任。」郭蘅祈說,雅旺顛津仁波切來自不丹,而他則來自台灣,兩人居然在曼谷相遇,加上在生日皈依,此緣分更是殊勝。
願你無我 自然快樂
這一段難以言喻的巧妙因緣,讓郭蘅祈開始浸潤佛法,尤其受益於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這本書甚多。郭蘅祈說,此書闡述仁波切如何從一個自小有恐慌症的人,透過佛法與禪修練習控制自我,在無常的現世裡隨之無憂動盪卻不動「心」,而達到永保快樂的境界,並通過西洋科學的測試與證實。
「對於不善閱讀的我來說,這是一本長而沈重的書。」就在郭蘅祈斷斷續續地慢慢細讀中,靈光乍現,時而清明,時而剎那,讀到最後結語時,竟然是古老的祈願「四無量心」,此時的他突然明了「快樂的源頭,來自於『願你』,而非『願我』,願『你』無『我』,也就沒了怨憎親疏,所以自然快樂。」
發揮影響 創作佛樂
就是在「願你無我」的觀念影響下,郭蘅祈決定告別用了十多年的藝名「郭子」。郭蘅祈表示,在姓氏後加上「子」字,多是對聖賢、大師的崇尚稱謂,像是孔子、孟子、莊子……等,接觸佛法後他認為要縮小自我,於是改以與本名同音的「郭蘅祈」,重「新」、從「心」出發。
在日積月累的佛法薰修下,郭蘅祈不禁思索:「如果我的創作與聲音,還有些許影響力,即使只有影響一人,甚至一花一草,那我有何理由浪費老天爺賦予我的才能呢?」於是,他著手創作〈祈菩行〉專輯,期待藉由音樂的能量,讓佛法的美好傳遞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