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峽區清水祖師廟大年初六舉辦「神豬獻祭」慶典,吸引大批信徒、遊客祭拜和參觀,將廟埕及附近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有動物保護團體呼籲停止神豬比賽,但廟方及地方人士因「賽神豬」是傳統習俗,應尊重宗教,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地方民俗傳統文化,希望不要停辦。
綜合應「繼續」舉辦賽神豬的理由,不外乎是信眾為感恩祖師爺庇佑,摸神豬及吃神豬肉可保平安,並帶來好運,信徒及地方民眾都很喜歡,而且他們是以虔誠的心飼養神豬,並非虐待。
賽神豬活動是源於農業社會,因物資缺乏、交通不便,廟宇周遭的各姓氏村莊為聯絡情感,展現團結力量,而輪流主辦祭典,並透過養神豬感念祖師爺庇佑,及讓大家分享難得食用的豬肉。
可能因各家族「不認輸」的心態作祟,以致神豬愈養愈大,逐漸脫離習俗的真正意涵。
筆者認為,不管是習俗或文化都須與時俱進,好的習俗活動或傳統文化,應盡全力保存、維護及延續,相反地,有爭議的習俗也應即時廢除或改進,讓習俗文化更完美、有意義,絕不能「繼續」錯下去。
現在物產豐富、交通發達,許多不合時宜的祭典儀式,因人們的覺醒而逐漸被放棄或以其他方式取代,例如為救地球的節能減碳環保,許多廟宇不再燒紙錢,賽神豬的環境時空背景已全然改變,試問,神明還會樂見或庇佑不人道虐殺動物的信眾嗎?是否要「繼續」違反自然與天道,答案應該很明確。
竹寶(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