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戀,發生在日據時代的宜蘭泰雅族部落裡。很巧地,看這部電影前一天,我到了發生事件與拍攝電影的現場,探訪朋友的有機農場,大吃大喝了兩天一夜的農閒佳餚。
據說,這部電影是林克孝的故事。當然是隱喻他的前生。至於根據,是說他如此瘋狂地著迷於這個故事,且無數次造訪並追蹤看來並無奇特之處的小人物,唯一有說服力的原因,只剩下「前世今生」了。
看過林克孝日記的人都說,他早已陷入了故事主人翁的軌跡,一心一意地追隨其後,有如靈魂出竅。
故事是真的,也的確沒有什麼英雄美人,淒美且短暫,亦如許多地方都會發生的情傷,再添一樁。但這一代兩代三代的風水寶地,就這麼煙消雲散無覓處,才是這故事背後,最令人緬懷的精神價值。
從事偏遠地區兒童教育資源整合多年,拜訪過許多部落,受教亦豐。最終,必須承認,我們付出的微乎其微,而得到的知識與常識,卻是無遠弗屆地,綿延甚久。自詡漢人文化數千年,多麼了不起,唯有去到部落裡,老老實實地待上幾天,才恍然明白,人家也可以追溯千百年,且傳統精神文化深邃久遠,只是被我們的「多數」給攪亂了。
何謂文明?隨便一個小部落都能告訴你,更清楚明確的生命軌跡。
同一個月亮,在不同的環境,甚至看的人不同,偏就有了不一樣的月光。你會相信的,只要你多走訪幾個部落。
這部電影很有意思,因為故事的主題與主人翁,出現得非常短暫,反而是配角們喧賓奪主地成為了串場的主角。一個小故事,能追溯出大道理,恰恰是林克孝之所以引起注目的真正原因。
故事的大小與重要性,本來就是如人飲水,但林克孝個人的小情小愛,竟成一座山川的存在價值,甚至當代的環保議題,以及少數種族文化的尊重與保存,那麼,他的生與死,就不是輕如鴻毛這麼雲淡風輕了。
如果有輪迴,那麼,管你是漢人還是泰雅族,總會輪流轉,誰也不知道你曾經是哪一族或哪一國,將來,你會在哪裡。於是,你還能夠認為,自己是漢人,有五千年文化,因此有權力用自己的文明去遮蓋甚至消滅別人的「文明」?
假如世界只剩下漢文,你會更聰明、更懂得享受生活、珍惜生命嗎?
這個答案,必須先走過千山萬水,才有資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