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味覺(下)

文/心岱 |2012.01.28
2978觀看次
字級

味覺對貓來說,主要是判別食物的安全與否,美味還是其次,尤其野貓,如果味覺退化,很可能會致命。貓的味覺很敏銳,主要來自於貓舌的構造,長而柔軟的貓舌,喝水的時候,舌頭會形成湯匙狀,所以絕對不會漏水。

進食時,貓舌表面上的「乳頭」即是味覺大師:位於邊緣的真菌形乳頭對苦味特別的敏感,而位於舌根輪廓狀乳頭則對酸味格外覺得刺激,舌頭尖端則能感受甜鹹之味,因為這些地方都帶有味蕾,可以感受不同的味道;布滿舌頭中間的勾狀乳頭,則沒有味蕾。

在野生時代,貓補殺獵物的當下,最先接觸的部分就是舌頭的邊緣地帶,因此舌頭邊緣的味覺比較發達,但經過了這幾千年,食物的改變,多少也讓貓的味覺起了變化。貓的舌頭上分布的味覺細胞中,對酸味最為敏感,我家有一隻貓,只要我剝橘子,或切檸檬、柳丁等酸味的水果,必定逃之夭夭,躲得遠遠的,也絕不與我親嘴了。

依照研究資料指出,貓對甜味最沒有反應,但我家有一隻貓,卻偏愛冰淇淋,我吃綠豆湯時,牠也必來分一杯羹。可見,貓的味覺已經因為與人類的緊密生活,而敏感度起了變化。

貓舌能夠感受酸、甜、苦、鹹,但這四樣卻也是現代家貓不能多吃的食物,由於貓過著接受人類餵食的生活,早已經失去主宰食物的權力,處身「飯來張口」的時代,只能靠飼主以健康著想,別讓貓吃人類調味食物。

自古有將偏食者形容為「挑食貓」,因為貓對於食物並非「來者不拒」──再餓,食物到了面前,總要先「聞聞嗅嗅」一番,對了味了,才慢條斯理進食,若不喜歡,則掉頭而去。我家貓挑食得厲害,一會兒要吃魚罐頭,一會而要吃肉罐頭,全憑當下的心情選菜單。

當然,貓再挑食,只印證這貓被寵壞了,養成壞習慣而已,如果貓失去了食欲,不吃不喝,沒有了生氣,無精打采,那就是貓生病了,得趕快找醫生看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