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開工,大陸一位網友寫道:「大雪掩不住春色,北風擋不了春節。回來上班了。」對現代社會的上班族來說,開工就是上班,大家期望能夠精神抖擻,神采奕奕迎接開春的第一個上班日。
然而,很多人可能無法如願快快樂樂開工、上班。
全球大衰退,青年失業率高於全體平均失業率是世界各國普遍的長期現象。美國剛畢業的大學生失業率達百分之十八,英國青年的失業率更高達百分之二十一點三。國際勞工組織更警告以下幾國:義大利百分之二十九點二、愛爾蘭百分之三十點二,希臘百分之四十五點一,西班牙更高達百分之四十八點九。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青年的失業情況相對和緩,二十至二十九歲是百分之八點九。
春節前,有一場「獻給失落的一代──與青年對話」論壇,現場被學子們擠得水洩不通,為的就是要聽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與經濟學家高希均對談。
郭台銘說,二○一二年經濟有太多不確定性,但唯一的確定就是「衰退」。他認為政府應思考三件事,第一是擴大就業機會、第二是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第三是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年輕人該如何想很重要」,他認為,青年必須要有更多的準備與信心,在危機中找到轉機、找到機會。
高希均表示,年輕人常抱怨找不到工作,但失業者應先自問三個問題:第一,有沒有做好學習的準備;第二,有沒有將自己專業的技能培養好;最後,有沒有對工作抱以熱情。他說如果這三件事做足了,不怕找不到工作。
去年美國青年發起「占領華爾街」運動前,三十三歲的藥理學博士特蕾西因公司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被炒魷魚,幾個月找不到工作。於是,她參加了「占領華爾街」示威,抗議富有而貪婪的投資銀行家令她丟了飯碗。
想不到的是,參加抗議活動一個多月後,特蕾西竟「臨陣倒戈」,陰差陽錯地在她一度最「深惡痛絕」的華爾街找到工作。
在「占領華爾街」前十天,特蕾西和其他示威者一樣每天高聲抗議,高舉各種標語牌。後來,特蕾西對無休無止的抗議感到厭倦,於是換上醫生白袍,高舉求職廣告牌,正面用醒目的大字寫道「生物醫學博士尋找全職工作」,反面則寫「請向我索取個人簡歷」。
在抗議人群中,特蕾西格外引人注目。巧合的是,華爾街約翰湯姆斯金融投資公司的首席市場分析師維尼‧考夫曼路過,好奇地向她要了一份個人簡歷,並轉交給公司的總裁。沒想到,特蕾西第二天就接到電話,約她面試。特蕾西表示,她對金融知識了解不多,但在短暫面試後,被聘為專門對醫藥公司進行投資分析的初級分析師。
當其他示威者得知特蕾西竟靠示威找到工作後,都對她這種立場不堅定的「牆頭草」行為感到氣憤。但靠自己專業能力找到工作,並不可恥,「占領華爾街」總有結束的一天,總有必須上班的一天,無論華爾街或任何國家任何企業,都不會「施捨」工作給抗議者。
開春開工,縱然全球經濟仍在黑暗中摸索,政府須努力創造就業環境,但個人如何在危機中找到轉機、找到機會,還是得靠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