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祥(弘法行政系)
「佛光山上喜氣揚,開山以來應萬方,好因好緣多好事,青年入佛教增光……」,同學們在四十坡排成兩列,興高采烈地唱著〈剃度法語〉,迎接準備剃度的三十幾位同學。我的心噗通噗通跳著,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上四十坡。兩旁的同學有的高興、有的感動、有的甚至掉下眼淚。
古德云:「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在大慈庵落髮時,眼淚不由自主流出來,內心有萬分的感動、悲傷、不捨、歡喜與期待。
落在地上的三千煩惱絲,它還是我的嗎?看著它被掃進垃圾袋,它還是此色身的嗎?這一期生命到盡頭時,我如何向法身慧命交代?
記得十幾歲時,第一次到寺院見到出家人,心裡就有個聲音說:「我要成為他們!」如今有因緣聽聞正法,親近善知識,我法喜充滿。
從落髮的那一刻開始,我捨去了榮華富貴,從此粗茶淡飯,生活簡樸,沒有華麗衣裳、沒有穿金戴銀、沒有金錢財富。常住給什麼, 我用什麼;大眾供養什麼,我吃什麼;知足常樂,以禪悅法喜長養色身。
從落髮的那一刻開始,我捨去了色身,從此身體是常住的,常住有需要,隨時可以用;從此身體是眾生的,眾生的痛苦即是我的痛苦、眾生的歡喜也是我的歡喜,大家平等無差、同體共生。
從落髮的那一刻開始,我捨去了「我」。「我」是個主觀的個體,有主見、有知見、有偏見,是任性的;出家後,一切以眾為我,為大眾服務,並且不放棄任何一個眾生。大眾的煩惱沒解決,我沒有資格起煩惱,因為一切煩惱的源頭都來自「我」。
從落髮的那一刻開始,我捨去了很多,卻沒捨棄親情。佛法裡的大孝,是把家人度進佛門,讓他們發覺學佛的好與妙,發現信仰的力量可以填補心靈的缺口。親情可以昇華為廣大無邊的大愛,無論前世、今世乃至於未來世,每一個眾生都是我的親人。
落下三千煩惱絲,我誓願放下萬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