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吃雪糕 謀殺 大猩猩!

文/戴定國 |2012.01.08
1085觀看次
字級

去年十月,斯里蘭卡一頭野生大象竄上公路狂奔,撞壞十五輛汽車、兩棟房屋。斯里蘭卡約有五千八百頭野生大象,森林覆蓋率從上世紀三○年代的百分之四十一降到百分之二十,野生大象棲地減少,出沒公路的事件時有發生。

再往回看,二○○五年,「人類吃雪糕,謀殺大猩猩!」口號令人怵目驚心。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有什麼相干?」事實是,相干!

當時,由多個國際非政府組織組成的「大猩猩聯盟」,在全球掀起環保運動,焦點不只是阻止砍伐森林和挽救瀕危物種,而是直接譴責西方消費者導致婆羅洲猩猩瀕臨絕種。

砍伐森林,種植棕櫚樹

運動人士說,棕櫚油需求上升,印尼和馬來西亞大量砍伐森林,種植棕櫚樹,破壞猩猩的棲息地。他們公布照片,婆羅洲猩猩這種溫和動物遭獵捕和虐待。

運動組織者表示,任何人購買含有棕櫚油的炸薯條、冰淇淋、洗滌劑、麵包、口紅和肥皂等用品,就是導致猩猩滅絕的幫兇。他們的口號是「當你下次購物時,記得保護猩猩免於滅絕」。

專家估計,每年大約有五千隻婆羅洲猩猩由於喪失棲息地而亡。「婆羅洲猩猩在東南亞的棲息地,九成已遭徹底毀滅。」如果森林繼續被開墾成農地來種植油棕櫚,猩猩到二○二○年就會絕種。

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國,占全球產量一半,是第二大外匯收入,僅次於石油。印尼希望追過馬來西亞,結果,二○○八年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全球毀林速度最快的國家」。

由於無節制的濫伐、焚燒,在過去數十年裡,蘇門答臘島失去了一半雨林。聯合國統計,印尼的雨林正以每年約七十萬公頃的速率消失或嚴重退化,換算下來,每秒減少一個足球場大的森林。

全球八成林地遭破壞

二○一一年是聯合國所訂的「國際森林保護年」,根據正式估算,全世界約八成林地已遭破壞,其中一半是過去三十年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量,有兩成是森林砍伐所致。

二○○七年,亞太合作非正式領袖會議發表「雪梨宣言」,將重視森林永續經營與管理、增加亞太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列為重點。去年是「國際森林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更召開第一屆林業部長會議。

會議中,林業精英感性表示,森林也是心靈的一帖良藥,大自然的天籟樂音不輸演奏廳裡的交響樂。人類可以走入森林,打開心靈,忘卻生活中的汲汲營營,浮名虛利,重新思考生命價值和意義。只是現代文明使森林少了,心靈也因便利舒適生活而荒蕪了。

英國《金融時報》作者菲奧娜哈威在報導中感性寫道:「步入亞馬遜雨林,撲面而來的是蓬勃生命力。萬物都被一種宜人、厚重的氣息所籠罩,這是一種植物在悶熱潮濕環境中散發出的特有氣味。各種聲響令人迷惑,當你不經意轉身時,一隻不知是猴子(或飛鳥)的動物鳴叫著消失在遠處。」

森林保衛人士被射殺

各國政府逐漸重視保護森林,但開發與環保的拉鋸戰還在持續。亞馬遜雨林砍伐問題日益嚴重,巴西Mato Grosso地區去年森林砍伐面積,較前一年大幅增加五倍多。去年五月巴西國會面對各方壓力,正討論是否通過新森林法時,森林保衛人士荷西被射殺身亡。兇手迄未逮捕,但部分人士主張:「大型農業是巴西經濟的未來」,不言而喻。

不僅是農業,更大的問題是牧牛場,放牧規模快速在該地區發展。綠色和平組織指出,這已成為亞馬遜地區森林砍伐的最大誘因。亞馬遜出產的牛肉和皮革等,都搖身一變成了奢侈品,進入西方國家的超市。

一般人難以具體說明,保護森林的「價值」是多少。以樹齡二十年、樹高十五公尺的樟樹為例,只有五百多元的林木價值,若加上養護費用等,有形價值約三千七百多元。但樟樹若繼續活著,可以創造調溫節能、淨化空氣、水土保持及房產增值等「間接價值」,高達十一萬元。

氣候變遷導致大規模自然災害,單是前年就造成二十六萬人死亡。「護林救地球」實際上救的不是樹,而是人類自己。

菲奧娜哈威說,「對我們這些住在富饒西方的人而言,即便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應該對森林加以保護。」森林是地球上碳貯藏最豐富的地區,當樹木被砍倒,便會將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拯救森林是延緩氣候變化最廉價的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