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材擅長透過鐵件肢體的對話,表現出強烈的動感,有如在瞬間凝結的影像,傳達出力量與柔情。
一九八四年,林良材下定決心,遠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留學,攻讀油畫創作。但後來他發現雕塑更能發揮他的創作感覺,因此一九八五年,他改為專修雕塑創作,果然在立體的創作空間裡有了更大的揮灑空間。
開始他以鐵條作成人體的造型,後來他更以簡約的抽象線條與鐵片來表現肌肉的起伏與力量。經由純粹簡化的肢體,反映出人性心靈的掙扎。
鐵雕創作過程中的噪音,對創作者來說,也許是個很難克服的障礙,但因為林良材的聽力障礙,而意外擁有了絕佳的創作條件。
林良材在寂靜的世界裡,以及高溫的環境之下,向生命挑戰。在他錘鍊生命,焊燒鐵軀之時,具有生命能量的肢體,透過他的雙手一一呈現出來。
他擅長以五官與局部的肢體,傳達出完整深刻的內在情感,觀者常常被那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所震撼,將他的作品擺在任何角落裡,總是能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他的作品都是以他的意志力,透過鐵鎚細膩的敲打,一搥一搥的打造,經由銅片表面細緻的凹凸來暗示肌肉的起伏變化與肌理,使作品具有自然的紋理變化與堅實性,賦與作品強烈的生命力與原創性,構成了個人鮮明而獨特的風格。
由於他的創作是以鐵板或銅板,經由敲打、焊接而成,特別具有虛與實的對比,厚實而具有精神內涵,不同於一般的翻模,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繪畫也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再拾起畫筆,狂熱的作畫,將生命中對色彩的感性能量釋放出來。
(九十九度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