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療的故事】陪外配走過喪夫痛

周希諴 |2011.12.27
499觀看次
字級


「夫妻的感情不能太好。」遺族追蹤會時,七十八歲的阿南伯,一開頭就做此表示。

「我和太太結髮五十年,從沒吵過架,如今太太走了,雖然子女都很孝順,每天都回家,但我的生活已經少了一角。泡茶一個人空飲,茶的滋味全走味,唉,這時才體會到,有個人作伴真好。」

「面對老伴的離開,是個重重的打擊,現在很懷念。」阿南伯感慨說:「夫妻偶爾吵吵架,其實也很不錯,這樣離別的時候,就不會這麼痛,這麼艱辛。」

另一位個子瘦小,七十多歲喪夫的阿嬤阿釵笑著說:

「我和阿公年輕時,兩人也會因意見不合而爭吵,但我知道阿公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人,每天努力工作為家庭,今年八月退休,十月發現癌症,一下子就走了。」

「原本以為的清閒時光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痛苦、不甘的抗癌生活,到最後心疼、不捨、放手…,直到最後,我先生最不放心的就是我,臨終前還擔心我的身體、生活。」

「沒想到這五十幾年來,我與他吵吵鬧鬧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

這時,一位年輕就喪夫的越南籍太太洪氏,在大家的鼓勵與邀請下才說:

「我和我先生相差二十多歲,當年我隻身到台灣嫁給他,並沒有因為語言或年齡差距,影響到我們的感情。先生對我的照顧無微不至,常帶我去台灣各地遊山玩水,我好想他。」

「我先生的家人,對我的身分,一直不認同,我真的好無奈,好痛苦,我自己卻無法隨他去。」

護理長拿面紙給洪氏擦拭眼淚後,洪氏小聲的繼續說:

「從他過世後,我沒有一刻不想他,夜晚時分,總是感覺到他的陪伴,我總是覺得,我先生似乎還在我身邊,卻已是不同時空,分隔兩個世界。」

「嗚─」來會場幫忙的女醫學生,坐在洪氏旁的位子,忍不住小聲的啜泣著。

(上)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周希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