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是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其篇名多以人名冠之,但也偶有以山川之名來立篇名的。
小說有超短篇名曰〈武夷〉,自然是以「武夷山」為故事發生地。武夷山位於福建與江西交界處,三國時別名「正平山」。武夷之名據說是由彭祖之子「彭武」、「彭夷」開辟了此山而來;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當地曾聚居著閩越族的一個支族,其首領叫「武夷君」,故作為古越人棲息之地而得名。它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 一,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榮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
作者蒲松齡號「柳泉居士」,山東人,且久居淄博淄川,對山東地理自然十分熟悉,這在小說裡也有體現。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勞山道士〉裡的「勞山」。勞山,現一般稱「嶗山」,古時也稱「牢山」、「鰲山」等,史書各有解釋,說法不一。它是山東半島主要山脈,主峰「巨峰」又稱「嶗頂」,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嶗山聳立在黃海之濱,高大雄偉,當地有句古語說「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
小說篇名還提到了幾個山東地名,「沂水」、「濰水」和「查牙山」。
沂水即「沂河」,是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的較大河流,為古淮河支流泗水的支流。
濰水即「濰河」,是濰坊的母親河,《尚書‧禺貢》裡就有記載,《水經》認為它發源於濰山(又名箕屋山、復舟山)而得名。
濟南章丘有山東長白山第一峰「東嶺山」,古稱「茶葉山」、「查牙山」,是蒲松齡舊遊之地,〈查牙山洞〉篇中,即為東嶺山的傳說。查牙又作「岈」,古語裡形容山勢高峻,以此為名的山至少還有兩座,一座在山東平度,一座在河南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