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生年不詳~六三八年)字叔寶,中國唐朝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曾祖父秦孝達、祖父秦方太、父親秦愛字季養,三代人都做過北朝(特指魏、齊)時期的文官。他為唐朝開國將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畫像供奉於凌煙閣。
《隋唐演義》有大量關於秦瓊的故事記載,如:〈秦瓊當賣馬〉、〈叔寶救駕紅泥澗〉,作為義士、良將、忠臣的形象貫穿全書,常使用的兵器是雙。文藝作品雖不可信真有其事,但刻化了他為人的義氣形象,入木三分。
秦瓊最初是隋將來護兒的部將,母親逝世時,來護兒派人去弔唁,來護兒手下軍吏不解,問來護兒:「士卒死亡及遭喪者多矣,將軍未嘗降問,獨弔叔寶何也?」來護兒回答:「此人勇悍,加有志節,必當自取富貴,豈得以卑賤處之。」
秦叔寶後來隨張須陀討伐李密,兵敗,張須陀戰死,秦叔寶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派為帳內驃騎。
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於六一九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節、吳黑闥、牛進達(名秀,以字行)等人一起投唐,被唐高祖李淵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帳下,拜馬軍總管。參加了李世民的歷次征戰,每戰必先,常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
六二六年(武德九年),《舊唐書》說秦瓊參與玄武門之變,事後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
秦瓊晚年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他常對人說:「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貞觀十二年(六三八年),在任徐州都督時去世,諡號「壯」,陪葬昭陵。
貞觀十三年(六三九年),秦瓊被追封為「胡國公」;貞觀十七年(六四三年),秦瓊與長孫無忌等人被封為唐開國二十四功臣之一,並請宮中畫師作二十四功臣圖像,供奉於凌煙閣。
小說《西遊記》裡記載了秦瓊變成門神的故事,甚為有趣:
有一老龍死後陰魂不散,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徵就派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奏效。後,唐太宗命畫家吳道子畫了兩人之像貼在宮門口,照樣管用。
於是,民間開始仿效以求平安,秦瓊與尉遲恭便成了門神,流傳千古,可謂現代保全始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