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在私立科技學院教書,並攻讀博士學位的王彥蓁,言談開朗,很難想像她罹患乳癌十三年,正與病魔纏鬥。
乳癌腫瘤基因屬於Her2陽性的王彥蓁,一開始切除部分左乳的罹癌組織,之後長出三顆良性腫瘤,醫師認為追蹤觀察即可,王彥蓁卻央求切掉全部左乳。
手術後第六年,王彥蓁回診追蹤檢查,發現乳癌轉移到肝臟、胸腔、胸肋膜,試過各種化療和藥物,仍無法控制活躍的癌細胞,兩年前開始自費服用二線的標靶藥物,她才發現乳癌患者是健保的二等病人。
王彥蓁每月藥費高達十二萬元,更加賣力工作賺藥費換來乳癌細胞轉移到腦部,這樣的結果令她相當無奈。化療後身體不舒服,王彥蓁仍抱持「要堅強、勇敢承擔自己疾病」的想法,照常到校上課、外出購物。
從罹癌初期的怨天尤人,四處哭訴,王彥蓁逐漸轉念,為乳癌患者爭取權益,並把自身抗癌歷程當作生命教育,每次講完,學生都哭成一團,她反過來鼓勵他們:「別太在意人生的長短,是否活得充實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