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的追尋和反思

林東璟 |2011.12.17
2537觀看次
字級

圖/曼迪傳播

《追逐繁星的孩子》女主角是一名小學生,她在住家附近的半山腰,擁有一個祕密洞穴,在那個自己的小天地中,藏有幾本書,令我驚訝的是,其中一本是共產主義方面的書籍,畫面在剛開演的時候,驚鴻一瞥帶過架上書籍,已經預告了本劇導演所要隱喻的訴求。

這是一部針對「和平主義」的追尋和反思的動畫電影,故事藉由「地底世界」喻示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住在地底的人喜愛和平,只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活在地球表面的人類,則被比喻為好戰、貪婪、巧取豪奪的物種。

本片劇情演進的主要背景,是在控訴戰爭的殘酷無情,戰爭造成家園破碎和親人的死亡,而人死不能復生,那些想避禍的人,就遁逃到隱密的世界去。

影片中的代課老師曾經當過兵、上過戰場,因為在前線,所以來不及見到病重的妻子最後一面,從此以後,他千方百計尋找讓死人復活的方法,後來跟女學生相遇,兩人一起進入地底世界,懷著各自的願望,在世外桃源追尋。

對代課老師而言,他的願望是讓亡妻復活。然而,人死要怎麼復生?人類無法靠自己的力量讓亡魂復活,必須藉助神明的幫助才有機會一搏。「神明和人的關係」以及「死亡和融合」,是這部片的次要主軸。

對地底世界的人而言,不論動物或人類,肉體死亡之後,如果把遺體獻祭給古老的神靈,那麼,生命就是跟一個更大的靈性世界融合,所謂的死,也只是一個「融入」的過程,正如一滴水融入一片汪洋中,個體雖死,卻成就了更大的江河。

對女主角而言,她只是在因緣際會下,莫名地跟代課老師一同進入地底的奇幻世界,當老師問她想得到什麼時,女學生其實回答不出來,只能先說一句:「不知道!」老師也只能假設,女學生希望讓之前邂逅的男生再次相遇,所以願意跟他一起進入地底。

而當女學生在地底世界經歷了生離死別,看到老師不顧危險,對一個目標那樣熱切的追尋時,女學生回憶自己這段日子的經歷,終於發現,自己熱衷於聽收音機、跟老師去奇幻世界、想接近那個來了又走的男子,種種原因只是因為:「我好寂寞。」

這真是一個令人落淚又真切的理由,誠實跟自己內心對話的人才會發現。有些人寂寞太久會變得憤世嫉俗,可能女主角年紀還太小,生活環境也相對單純,寂寞太久卻讓她變得溫柔。關於「我好寂寞」所延伸出來的生命問題,也值得我們好好探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