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專案 應全國同步實施

曦文 |2011.12.16
2320觀看次
字級

環保署日前調查全台道路噪音陳情案最多的地點,發現噪音大增的主因竟是「路太爛」,國道高速公路也不例外,而深夜至清晨時段噪音最令民眾難以忍受;環署分析,車流量大、連結不同道路系統交會處、路面伸縮縫隙破損等,都是噪音擴增的主因。

「路見不平」長久以來為國人詬病,但各級政府似乎提不出治本方法,部分縣市近年雖推動「路平專案」,但或因施工期間長,影響居民生活,或因經費高,不得不分段分期施作,整體成效有待評估,而且各縣市步調不一致,改善恐怕緩不濟急。

路太爛不只施工草率、品質不佳,道路被濫用濫挖也是主因,最常見的是,自來水和電信公司隨意開挖,還有民眾占用道路擺攤,或釘路障停車、設看板,也都會損壞道路,筆者甚至看過在住家門口道路燒紙錢,造成柏油路面嚴重凹陷變形。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提出國際間研究,顯示使用高品質粒料或鋪面,有降低道路噪音功能,而改善材質、增加行車速率、減少碳排放量的「減碳道路」,更是許多先進國家追求的目標,這應可作為交通單位的參考。

既然路不平的主因知道了,減少噪音的辦法也知道了,筆者認為,為避免縣市各自為政,及施工良莠不齊,中央政府應該統一事權、編列預算,並組成全國性的管理監督小組,全面同步進行「路平專案」,並嚴懲破壞道路的單位或民眾,惟有大刀闊斧整平,才能一勞永逸,否則只會繼續「吵死人」,招致民怨。

曦文(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