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澳洲十月送到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四隻無尾熊,來台一個多月,無尾熊Empress就生下小寶寶。據動物園的推算,小寶寶的「爸爸」應該是活潑的公無尾熊Flynn。抵台就「性」致高昂的Flynn,跟Empress完成交配,沒想到一舉成功,讓台灣又多了一隻無尾熊。動物園說,無尾熊小寶寶約六、七個月大時,就會從袋子裡探頭出來。
北市動物園表示,經過袋檢後發現,十月下旬發情、交配的無尾熊Empress育兒袋內有小寶寶 ,上月二十九日幫Empress做袋檢時,看到育兒袋內有小寶寶,隨即將Empress放回樹上,持續觀察。
無尾熊屬於有袋類動物,因缺乏哺乳類的完整胎盤構造,所以小寶寶無法透過胎盤獲得養分,懷孕二十五至三十五天就產出,剛出生的小無尾熊只有約二公分大、零點五公克重,相當於一枚五元硬幣,是典型的「早產兒」。
有袋類動物在快要生產時,母獸會用舌頭整理泄殖腔和育兒袋間,讓尚未發育完全的小寶寶可以順利爬入育兒袋中,這段從泄殖腔到育兒袋的路程雖短,但對小寶寶是一大考驗。據澳洲提供的資料,無尾熊第一胎的幼兒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一。動物園發言人趙明杰表示, Empress已有生產經驗,寶寶成功發育的機會較大。
動物園提醒民眾,Empress目前住在無尾熊一館,民眾可看到媽媽在樹上熟睡,但請民眾參觀時別敲打玻璃叫醒母子倆。平均來說,無尾熊每天約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在睡覺,大約是十八至二十小時,多數民眾看到Empress應該都是熟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