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受性侵 較5年前增5成

李祖翔 |2011.12.15
2637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我想要活下去」、「我很痛,別打我!」家扶基金會昨天公布年度十大兒保新聞,指出今年為全台受虐兒童最黑暗的一年,受性侵兒少較五年前增加五成一,平均每小時就有兩名兒少受到不當對待,因此號召全民一人一行動,守護受虐兒,並提出三大呼籲,包括:加強兒童及少年的自我保護的能力、加強全民的通報責任,以及宣導正確的親職教育觀念,避免再有孩子遭到虐待。

分析今年一月迄今的三百零五則兒虐新聞,家扶選出十大兒保新聞,沉痛地提出今年是受虐兒童最黑暗的一年,遭受性侵傷害的兒虐事件比率最高。家扶基金會更發現,在兒童性侵案中,親人為性侵加害人的比率高達五成五,受害兒童及少年被親人性侵害後,平均隱忍長達四年以後才會自救。

學齡前兒童受虐程度有嚴重化、甚至生命受威脅的趨勢;身體虐待、攜子自殺及性觀念偏差也是隱憂;學者擔憂學齡前的兒童留置家中缺乏學校保護,若鄰里關係又疏離,兒童長期受虐就不易被發現,成為防護死角。

家扶執行長王明仁表示,兒少遭受性侵的比例快速攀升,從民國九十五年的兒保新聞分析,得知受虐類型前三名排列分別為身體虐待、嚴重疏忽、性侵害,五年後的今天,受虐類型第一名居然是性侵害,而且所占比例約為從前的兩倍。

近五年全國性侵通報案件,性侵占總通報比例去年已突破六成,今年至九月更接近六成三。男童及少年受害人口雖不及女性的七分之一,數量卻逐年提升,兒少保護專家驚呼:「兒虐的類型竟從身體虐待轉為性侵傷害,顯示兒少性侵害防治網絡需要再強化,兒少自我保護與求助能力嚴重不足,照顧者和家長的價值觀偏差,都亟需再教育。」

這次參與十大兒保新聞評選者,包含台北地方法院法官鄭麗燕、樂為診所院長李秀娟、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謝秀芬、台大社會工作學系主任鄭麗珍等社福系教授,表達法界、醫界、學界對兒虐重視的迫切程度,他們呼籲加強兒少年的自我保護能力;全民應主動撥打通報專線○八○○○七八五八五或一一三;宣導子女不是父母私有財產,避免父母不當管教,甚至剝奪孩子生存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