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製作人 趙大深 先探幽訪勝 再隨佛陀腳步

李碧華 |2011.12.09
4059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李碧華專題報導

因《包青天》、《觀世音》名滿演藝圈的製作人趙大深,偕同妻子戴玉琴,一周五天搭高鐵從台北南下高雄擔任義工。有時候搭早班車,天地漸由朦朧到明亮,印度塔式建築和莊嚴大佛矗立遠方,心中不由升起信仰的真摰、生命的體悟。

佛學由聽經開始,趙大深開始一知半解,但鍥而不捨聆聽,經時間沉澱,終究進步到「可以理解,即將體會」的程度。他認為,信眾參訪佛館也可抱同樣循序漸進的心情,先探幽訪勝,而後再追隨佛陀腳步,進一步領會大師之心、宗教之藝與建築之美。

趙大深說,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創意都比常人快一拍,以簡單的故事、生動的歌詠、媒體的影響來傳揚佛法,是用心,更是承諾,其無我的參悟智慧,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精神延續至今,願力陸續解決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歷經多年,有志竟成,終將慈悲精神融入現代感的佛陀紀念館,無異是佛光山的二度開山。」

趙大深從《金剛經》中學到須菩提如何向佛陀請教法益。他說,光是對「空」、「有」的提問,須菩提就能問出那麼多層次;如果也用相同的精神和邏輯向師父請法,並配合佛陀紀念館參訪,或許就能獲得大智慧。

趙大深說,文藝美學是傳揚人間佛教的通路,昇華信仰意境,佛經中曾指示「佛相、眾生相不二」,宗教與藝術結合的完美理想,來自人間、具有人性,又超越人間。這些意象,在佛館逐一成型,「唯一佛乘,直入佛道」,趙大深讚歎於文物收藏的當代性與紀念性,讓後世子孫得以了解先人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