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行李時,順便整理一下心情,因為我的假期就要結束了,這個整整四十天的長假,以飛行十五個小時的辛苦,買得整整一個楓紅季節。

回到玫瑰小築一下車就大大吃了一驚,門前的「市樹」長得其大無比,自家門前的兩株如此,整個社區也都如此,市樹種的是櫨樹,其他的都是個人依著自己喜好選擇的不同種類的樹,以前在這裡散步時順便替樹點點名,株株都印有我一遍又一遍真心讚美和真情欣賞的眼神。而今熟悉中多出了幾分陌生,不只再是亭亭玉立了,而是華蓋滿覆,社區變成了神祕的林蔭小城!
十月初,還沒變色,滿眼綠意,深綠和嫩綠和銀綠和墨綠的重重疊疊組合。
我回來了,你們好嗎?趕快向他們打招呼,喚醒睽違三年的友情。
去最愛的一座小丘之前要先走一小段湖岸,湖岸的風情更是驚人,湖被長大長密了的植物群整個包圍了,從草坪和小徑的方向幾乎看不見湖,湖水只在一些植物較稀疏的位置露出臉,就從灌木喬木的枝間穿進去,總算看見了整座小湖,周邊高大無比的柳樹、樺樹、楓樹,以及一些常綠的針葉樹密密站滿,低處則是低矮的灌木叢和蘆葦叢。秋季了,早熟些的植物葉色初染,竟有密麻麻各種野花群聚,原來秋季也是野花盛開的時刻,配上許多春花結成的顏色鮮艷的果實,花果並列,枝頭耀眼的青春和熟成混搭之美。
遠望小坡樹林,頂端已有紅艷的色彩,在蔚藍穹蒼中燃起了烽火,往下顏色漸黃、漸綠,漸層溫柔細細描繪,大樹變色總是由上朝下慢慢的變,所以此時賞坡上楓林只宜遠望,明白進了林的懷抱除了仰望,否則只能見著依然鮮綠滿眼。但依然迫不及待進了坡上小林,這是懷念的地方,數不盡殷勤印駐的足跡雖然消失,依然「熟門熟路」,彷彿不捺門鈴就進到了家。
就這樣的重相逢,三秋不見如隔一日,彼此無怨一句,回來就好。
再去雙湖中的另一座小湖,然後去了番薯仔湖、雁湖、鴨湖、大湖、心湖、天鵝湖,四十天裡頭一次又一次去了這些非常喜歡的湖,最遠也只二十分鐘車距,最近的散步五分鐘七分鐘可達,因此隨興隨意的想去就去,最後,還在四天裡兩度去了百公里外比安大略湖這個大湖還大的呼倫湖。湖是我非常之愛。
湖岸顏色的最美變化時期因而得到了全覽。
植物依序換妝時,水色同步變化,尤其在有陽光,有藍天的時候,水上的樹影比岸上的樹的本尊顏色更艷幾分,鳥禽畫過天際,或是划過水面,驚擾了三度空間靜止的秩序,使平鏡為之斜斜剪斷,剪出它們的軌跡,微風此時出現,證據不在枝頭最柔的枝枒,而是水上玲瓏波影,讓樹影也跟著玲瓏款擺起來,
沒有陽光的日子對葉之熟落會更敏感些,陰鬱本應是秋濃的寫真,風拂過樹,竟黃葉如雨,風沒來葉也無聲墜落。紅艷仍燃在枝頭,甚至燒遍全樹、全林,沒想到落下的竟已有這麼多,綠地終於逐漸鋪滿,黃與橙與紅與深紅暗紅紫紅,密織之後重疊,將草綠色逐出於草地上。草地遂失去了草綠的色彩,換上了五顏六色的暮秋斑爛錦衣。
就這樣暮秋了。銀杏還在堅守著小小一抹鮮黃,也終究無從抵擋的被褪掉了單單薄薄的最後一件。
植物群的天體轟趴就在此時盛大展開。細雪之前竟先來了冰雹,細小無比的小小冰雹,謙虛的預告秋將結束,時序又要換上一季,雪花也來了。
隨著往湖而去也順路去訪了數不盡的林,最密茂不見底的森林,最好走的湖邊小小林,最親切的社區旁的熟悉的林,各種林有各種氣味和氣氛,各種林也無一逃躲秋季的換妝令,眼前濃密的林,三天五天不見,竟能一眼穿透萬棵樹。全裸的樹群也蠻好看的,連枝尖羞澀的抖動都能看得清楚。
於是,天天就這樣忘情的欣賞著秋色,直到今秋全程退場,直到假期結束。
還是捨不得。
因而行囊中偷偷夾著兩片葉,是記滿了見證之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