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林品詩】 趙天儀的〈石磨〉

喬林 |2011.12.05
2184觀看次
字級

磨吧,一瓢一瓢的水與米粒

放進石磨的一個洞口

以圓形的軌跡

讓石磨一圈一圈地旋轉



磨吧,像輪轉的唱片一樣

磨出低沉的聲音

磨出濃濃的米漿

用布袋子容納起來



磨吧,一圈一圈地旋轉

我們的心彷彿夾在中間

我們的苦楚也好像夾在中間

在旋轉中,磨出我們詠嘆的聲音

——選自《台灣詩人選集——趙天儀集》

2008年,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

詩人

趙天儀(一九三五—)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國立編譯館編纂、靜宜大學文學院長、兼通識中心主任,退休後獲聘為靜宜大學台文所講座教授。學術鑽研甚為廣深,講授西方美學、環境美學、兒童文學、俄羅斯文學、邏輯及西方、印度、中國哲學(思想)史,與台灣文化史等。已出版有詩集(十二本)及美學、詩論、詩評、兒童文學理論著作共三十餘本。由於幾乎參與了戰後台灣現代詩成長的全程,以及其美學與文學的深厚學養,因之為現今詩壇所尊崇。

趙天儀出生於台灣日治時期,因此小學時也受日本教育,在十歲時國府來台轉換學習軌道讀華文,十九歲開始詩創作。大學時協助同學創辦台大《海洋詩刊》,自此一路開始參與台灣現代詩運動,一九六三年與桓夫(陳千武)、杜國清向台中民聲日報借版面創刊《詩‧展望》,一九六四年參與創辦《笠》詩刊,長期參與《笠》詩刊編務,並擔任吳濁流創辦的《台灣文藝》的新詩編輯。約在近五十歲時轉向兒童詩的推動,包括理論的建設與教學,計出版有《大家來寫童詩》《兒童詩初探》《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台灣兒童文學的出發》等論著及童詩集等十餘本,成立「台灣省兒童文學協會」、在國小教師研習班授課,其熱心與旺盛的火力全開,然也未曾忽略成人詩的創作。

品詩

其詩早期具寫實主義風味,隨著人生經歷的波折與見識,趙天儀在詩風格上轉向批判現實主義風格,用口語化的語言,經由事與物的外象呈現,將批判的意識轉入事物的內裡組構其詩的詩境與意涵。〈石磨〉一詩便是一例。

「石磨」為台灣早期農業社會將米推磨成米漿的工具,米漿壓乾後可做各種米食,如米粿、湯圓、米板條、米苔目等。石磨由兩大厚圓石板構成,下一圓石板中心鑿一圓孔植一圓木固定為石磨心,上一圓石板中心鑿一圓孔將之套在石磨心合而為一,推動上一圓石板繞轉磨研注入上下圓石板其間的米、水成米漿。台灣有一諺語「石磨仔心」指忍辱,受拖磨之意。〈石磨〉一詩便是由此一意涵展開其意向性的詩境。

第一節,「磨吧,一瓢一瓢的水與米粒/放進石磨的一個洞口/以圓形的軌跡/讓石磨一圈一圈地旋轉」。這是客觀的描述石磨工作的活動景象。但加上「磨吧」這一詞語,就有了作者觀看接收到的,如人一樣在世上必須被動的無奈與不能拒絕的哀怨和感傷。

這可以聯想到起自美國抗議貪婪的金融家、資本家製造了百分之一富人,另製造了百分九十九的窮人而憤怒的「占領華爾街」行動,所呈現出的情境,此一運動至今已漫延許多資本主義國家。

後資本主義發展至今已達到極致,原先為自由、正義、平等發聲的喉嚨的中產階級已然正在消失中,在資本集中下,個體戶的雜貨店、飲食店被大集團的連鎖店所代替、小公司被大公司所購併,產品流通消售平台、消費者購買市場、勞動者的就業市場與工資等各種經濟活動與價格都被大資本家所壟斷,貧富差距愈走愈遠,窮人中的失業人數在各國以不同的比率正在擴大。不是資本家或權貴的大眾只有「磨吧」、「磨吧」的日以繼月的過著覓食的生活。

第二節,「磨吧,像輪轉的唱片一樣/磨出低沉的聲音/磨出濃濃的米漿/用布袋子容納起來」。這時作者與讀者都聽到了那被支配的勞動者「磨出」的「低沉的聲音」,也看到了由血與汗「磨出」的「濃濃的米漿」,然後也看到了收獲者資本家把「用布袋子容納起來」帶走。在大多數資本家與政客合體的議事廳裡的發言,沒有窮人的聲音,窮人的聲音只能用低沉的聲音向自己的內心發聲。

第三節,「磨吧,一圈一圈地旋轉/我們的心彷彿夾在中間/我們的苦楚也好像夾在中間/在旋轉中,磨出我們詠嘆的聲音」。這回到了台灣那句諺語「石磨仔心」的意指,忍辱,受拖磨那種生命的情境。

詩具有多義性的性質,這首詩大約在一九八五年之前寫的,它的詩境意向在呈現那個時代的被統治者的生命情境,現在筆者把它放到現今工具化、工序化的生產社會,依然詩味盎然,穿透人心。 (本專欄每周一登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