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合乎自然嗎?假如大自然(或者佛祖、天主…)要病人走,我們卻用人為的方法,阻撓病人自然的逝世,不是更違反自然嗎?」
「沒錯,但是家屬認為既然是病人的心願,總想要盡量完成。」
「可是,以阿雀姨為例,雖然從頭到尾,都堅持要打升壓劑,但她的兒子到最後,雖沒幫她完成回家臨終的心願,也是坦然接受,沒有爆發愧疚的情緒,這又是為什麼?」
「我想或許他兒子覺得大家都已經盡力了,況且阿雀姨都已經過世了,還能怎樣?」
「什麼意思?」
「我請問你,一個臨終病人什麼時候要過世,人類能決定嗎?就算靠著葉克膜、呼吸器,對於臨終的病人,也只能身體插滿管路苦撐而已,誰也不敢保證生命存活期。」
「既然升壓劑會讓病人不舒服,那為什麼只要病人的家屬有提到:希望病人要留一口氣回家時,醫院有些醫師們,還會主動建議家屬使用升壓劑,幫臨終病人『撐』到老家再斷氣呢?」
「因為在有限的醫療資源環境下,這樣的醫療建議對病人的家屬、醫師,都是比較容易的事,畢竟臨終是一件大事,在家善終更是需要整個安寧居家團隊的介入,所以,準備起來也是頗讓相關的人,都倍感疲憊的事情。」
「你的意思是,既然使用升壓劑,可以完成病人心願,又可以安家屬的心,醫療團隊也省掉為了出院與家屬起爭執,滿足大家所需,又何不為之呢?」
「嗯。」
「問題是,大家省事,卻只有病人拖著瀕死的身體在受苦啊?」
「妳說得有道理,但瀕死的病人,已經無法抱怨了,更何況等到病人過世後,就更沒辦法『申冤』。」
「唉─看了真讓人嘆氣。」
「但只有內行人,會為病人難過。」
「一般人要怎麼注意呢?」
「假如臨終病人,有意留一口氣回家臨終,一定要事先規畫準備。尤其家屬可主動詢問原診療團隊,關於安寧居家療護的相關資源,醫療團隊就可事先了解病人的心願,啟動出院準備計畫,連結安寧居家團隊資源介入,個別性的針對病人及家屬的需求,大家一起計畫執行,才能在生命最重要的關頭,不需匆匆使用升壓劑,『拖』著病人的命回家,才是最合乎自然、最保險、最有品質的往生之道。」(下)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