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捷運去學校時,在忠孝復興站轉車,下文湖線的電扶梯時,總會看到一面大幅的廣告,上面有醫師的保證:「一瘦就是一輩子」。
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應該「瘦一輩子」還是「健康一輩子」。「一瘦就是一輩子」這樣的觀點,背後隱藏了多少偏差的價值信仰?又誤導了多少女人的優先選擇。
「肥」與「瘦」有其身高與體重的換算標準。有人天生體質易胖,有人怎麼吃也不會胖。「太肥」與「太瘦」對身體都不好,都應該調整。可是在商品的宣傳中,「肥」與「美麗」幾乎很難畫上等號。「減肥」因此已不再是個「健康」的訴求,而是「美麗」的必要條件之一。電視廣告、影視女模、談話節目,似乎都刻意或不經意地傳達這個概念。
「健康」有一定的客觀標準,但什麼是「美麗」,卻是相當主觀的。減肥者有時會陷入迷惘,總是覺得自己太胖,不夠美麗。結果為了減肥而讓身體機能運作逐漸失序,進而失去了健康。
當「瘦」變成價值或信仰時,健康往往就被忽略了。減肥是否成功是自己的事,但是在人際關係上,失去健康,就牽涉到他人的生活。
兩個人一起登山,如果走累了,前面五分鐘,一個人可以揹另一個人,對一對情侶來說,這是一個美麗的負擔。如果要揹五十分鐘,對一對夫妻來說,可能是義務的負擔。如果要揹五個小時,對於任何有關係的人來說,都是痛苦的負擔。如果需要揹上五天五夜,那麼就可能是心有怨懟的負擔了。
當然,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父母兒女、夫婦之間,兄弟姊妹之間都有超過一般友誼的情感。但是做為一個善良的人,需要有意或無意地考驗他人的善良嗎?
如果身體不健康了,即使外表看起來是「瘦」了,身邊最愛你的人能夠不管嗎?這種犧牲部分健康,只為滿足自己的「美麗」,是否過於自私呢?
有人可以說,我就是要「瘦」,如果將來有問題,你們不要管我!但是我們捫心自問,如果真的身體弄壞了,身邊的人能夠不管嗎?一個把自己身體搞差,或不珍惜健康的人,其實是缺少家庭道德的人,因為他的家人被迫檢驗是否有足夠的同情心、愛心或與責任心。
如果因為年老而活動日益困難,當然需要他人的協助與關懷。但是如果一生都不要麻煩別人,那有多好!能夠幫助別人,而不需要別人照顧,是一件多麼有福氣的事。不給他人添麻煩,不也是一種美德嗎?
健康的父母是兒女最大的幸福,特別在工業資本主義時代,兒女要天天守在床邊照顧父母幾乎不可能。健康的夫妻更是彼此的最大幸福,不需要考驗對方的耐心,也不必檢驗對方在患病時是否真的不離不棄。
要維持好的體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飲食上需要節制,在運動上需要持之以恆。我們要追求的不是「瘦一輩子」,而是「健康一輩子」。醫生不應該只是教他人如何「瘦」,而是協助他人活得「健康」。
當我們過度肥胖時,應該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是否會因為太胖而讓身體不健康,進而將來會麻煩他人?當要減肥時,要想到所採取的方式是否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而造成親人日後的困擾。
自己不健康,活得不會快樂,多運動去吧,保持健康不只是為自己,其實也是一種人我的道德,也是應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