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兒子前些日子要求帶早餐去教室吃,他說班上的同學幾乎都是一邊吃早餐一邊聊天,或邊寫作業邊吃早點,只有他最特別。因為,他每天早起的時間,不是用來讀書,而是悠閒地吃早餐、看最愛的電視節目Discovery,然後再去學校。
我說,最好不要,因為外食固然方便,但我的心會不安。我寧可比孩子早起半個鐘頭,即使是寒流來襲的清晨,也要幫他們姐弟準備早餐,雖談不上豐盛,但一定營養滿分又衛生。
像女兒上了高中,因搭交通車的緣故,每天六點二十分就得出門,她也會乖乖地坐在餐桌上享用早餐,若是來不及,則用便當盒盛裝,帶去學校繼續吃。
她國中時,曾經為了吃早餐的問題跟我爭論,為什麼同學都可以買外面現成的三明治和飯糰,她卻要在家吃媽媽自己做的,還要喝難喝的現搾蔬果汁。有次賭氣不喝,上學遲到了,還跟同學抱怨說都是媽媽害的。但是,我一樣堅持在家吃早餐的原則。
去年女兒到外地去實習,剛開始她非常高興,說終於可以擺脫媽媽的早餐了,一個月後回來,卻瘦了四公斤。因為老是鬧腸胃痛,說還是媽媽的廚藝能顧好她的健康。兒子也一樣,說要跟同學一起在教室吃早餐,不到一個月,也喊受不了了,因為肚子天天絞痛和腹瀉,現在也不再嚷嚷說外面的東西比較好吃了。畢竟家裡自製的早餐,低油、低脂、高纖維,牛奶、豆漿、糙米漿輪著喝,有時也會吃蔬菜粥,現在孩子們終於相信,有益健康的飲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