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委屈獎 不如相互尊重

 |2011.11.18
594觀看次
字級

多年前,大陸上海一個小區的物業為保全人員設了「委屈獎」,按拳打腳踢細分了獎勵金額,保全人員可依照值勤時所受的不同程度委屈,領取補償金——挨罵的,予以口頭獎勵,加薪或升職時會加以考慮;因挨拳頭或巴掌而輕微受傷的,可獲人民幣一百元「委屈獎」;挨腳踢的,可獲兩百元;若慘遭「流血事件」,可領取至少五百元慰問金。如此,「委屈」就直接轉化成經濟效益。

設立「委屈獎」,表面看來是從精神、物質上體恤保全人員並製造薪酬福利,究其本質而言,卻是對他們人身權利的漠視、人格的侮辱以及對業主與利益的趨炎附勢。然而,這些年來,大陸公、私單位、機構設置「委屈獎」的風氣似乎不曾稍歇。

挨揍了發個獎、發生流血事件就領慰問金,一獎了事,這在法律制度日趨完善、建設和諧社會的前提下,是何等的尷尬、何等強暴。

面對衝突,需要的是預防和救助保障,把提高自身素質和妥善處理問題的能力做為機構或企業發展的重點。一個真正好的保障制度,並不是以犧牲他人的人身安全和利益來做前提的。對於弱勢的服務性行業,內部設立了所謂的「委屈獎」;對於那些面臨「霸王」式服務的、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更多社會大眾而言,有沒有相關機構出來設立「顧客委屈獎」呢?

社會和諧需要的是人人平等和相互尊重,而不是委屈,對於那些看似公平、實則「委屈」的獎項,還真需要審慎檢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