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五年前的今天,誕生了改變千萬人命運的人。這位改變世界的人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馬英九總統日前指出,「台灣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富足的生活,國父的理想當年在大陸沒有機會實施,卻在台灣完整實現。」台灣的自由與民主,確實成為華人世界的典範;如今我們緬懷孫中山先生偉大治國理念之際,更應進一步向均富的理想邁進。
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孫中山誕生於廣東省中山縣翠亨村,他幼年時期在私塾接受傳統國學教育,十二歲隨母親搭輪船赴夏威夷,在檀香山接受以英語授課的西式教育。在西方思潮的洗禮下,他深感當時滿清王朝的腐敗,於一八九五年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經歷了十次的武裝起義,終於在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成功推翻滿清,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在那個男人蓄長髮、女人裹小腳的舊時代,若沒有孫中山勇敢地領導革命運動,當然也不會有今日的中華民國。
馬總統月前出席「辛亥革命百年回顧」研討會時指出,「辛亥革命只是手段,目的是建立民國,更重要的是如何透過民國的建立,實踐孫中山的理念與理想。」不論是興中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或是同盟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主張,在台灣多已付諸實現。辛亥革命百年後的今天,中華民國在台灣已實施民選總統、民選國會與多元社會,這也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最大的價值。
一九四九年政府播遷來台後,經過一甲子的努力,台灣創下了許多經濟奇蹟。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貧富差距擴大問題亦伴隨而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說,他登上南京中山陵看到國父手著《建國大綱》中寫著「土地因政治改良、社會進步而增價者,利益當為全民共享。」這些話讓他感觸很深,因為「誰主政都沒有做到漲價歸公。」郭台銘的感慨,也反映出多數民眾對於房價飆漲、租稅不公的不滿與無奈,最是值得執政者省思。
因應明年的總統大選,朝野兩黨先後提出不動產稅制的改革目標,國民黨在「黃金十年」願景中提出不動產依實價登錄、逐步推動實價課稅,民進黨也在「十年政綱」中宣示針對非自用住宅實價課稅,推動土地與房屋交易所得合一之不動產交易所得稅。朝野兩黨不約而同提出這項重要改革,正是對於房價飆漲引發民怨的回應,也是進一步落實孫中山先生漲價歸公與均富理想的積極作為。
我們期盼未來贏得選戰的執政者,一定要落實這項不動產稅制改革的承諾。從過去推動改革失敗的經驗來看,來自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將會非常大,執政者務必要秉持當年孫中山先生推動改革的決心,貫徹這項實價課稅改革,以達到租稅公平與土地正義。屆時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可以真正驕傲地說:「我們實踐了孫中山的主張,我們實踐了自由、民主、均富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