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歷史像一把鋒利的刀刃,隨時準備砍斷任何一位人物;無論你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一九五○那一年,我的母親二十歲,女中剛畢業,瓜子臉的少女正準備蓄起長髮,打扮成畫報裡的明星模樣。她沒有能力預知年代的險峻,也渾然不覺自己即將走入一段不幸的婚姻。
一九五○年一月,蔣介石也才剛從成都戰敗抵台;不到兩個月,他接獲情報,林彪已在廣東、福建沿海徵集五千艘漁船,部署八十二萬部隊,準備大舉進犯台灣。這個數目,是諾曼第登陸的三倍。蔣介石惟一的靠山美國,早已透過特使多次告訴蔣,從冀望美國援助的幻想中醒過來;這位戰敗的大將軍,一九五○年正準備面對最後的處決。
那一段日子天蠍座的蔣介石,面對大局冷靜或者一廂情願地像個瘋子。先是四九年底他提議兒子一起去日月潭度假,抵達第一天,就接獲成都淪陷的情報;大陸主要土地已沒有一寸一分屬於國民黨的領土。他沉思了一會兒,什麼話也不說,然後帶著蔣經國走到湖邊,搭上當地漁夫的小船遊湖。蔣介石親自拋出漁網,收網時發現抓到了一條大魚,當場高興地脫口說:「這是個好兆頭」。
日月潭行後三個月,蔣介石先從海南撤守七萬名國軍至台灣,再下令湯恩伯十二萬名大軍自舟山群島撤軍,他準備死守這個他既不熟悉,三年前「二二八事件」又曾屠殺上萬本地人的島嶼;歷史紀錄顯示他甚至一度連金門都想放棄,只因韓戰局勢才收回成命。
毛澤東聲聲「血洗解放台灣」的戰鼓在一九五○年五月愈來愈逼近,蔣不只有外患,還有內憂。他身邊的人後來向外透露,蔣意識自己可能控制不住台灣內部局勢,由以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首的CC派主導的立法院,否決蔣介石毀憲的緊急權力,行政院長陳誠向他請辭表示自己健康、性格都已不堪負任。蔣介石並聲稱他從特務系統,懷疑孫立人可能與美國人聯手準備兵變。他時常在辦公室裡摔東西,或電話中高聲怒罵,但也同時在士林官邸蓋了一座小教堂「凱歌堂」,每周日與妻子共同祈禱。在日記裡,他一筆筆寫下這群準備遺棄他的人可恨與可惡之處。大敵就在咫尺,他忍住一切,大體按兵不動,只放手讓蔣經國逮捕三千多名「匪諜」,其中包括孫立人的英文秘書與婦女大隊長。
同一時間,北京的毛澤東與金日成展開辯論,應該先「解放」南韓還是台灣?金日成五月開始在邊界調動裝甲精銳部隊,五月十三日他飛至北京,向毛澤東表示史達林已認可他先「解放南韓」,希望盡速發動攻勢。毛澤東做了兩個錯誤判斷,改變了日後歷史,也改變了台灣島嶼大大小小人物的共同命運。毛澤東鐵口直斷:第一,美國只是個紙老虎,不會介入韓戰;第二,韓兵弱,可輕易攻佔,屆時蔣政府內部已被嚇破膽,正如一九四九年時大陸各地景象,台灣將不攻自陷。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清晨,北朝鮮步兵越過三十八度線。那是一個星期天,蔣介石還沒來得及到「凱歌堂」做禮拜,沈昌煥已叫醒他,由蔣經國向他報告這項重大訊息。蔣介石知道這場戰役,將改變他的命運。他一方面等待美國的反應,一方面立刻召見孫立人,警告他可能被解除職務,不可輕舉妄動;在日記裡他同日寫下「孫立人通匪」,但表面上讓孫立人暫保陸軍總司令職務。
第三天,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歷史揭開了它的答案。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美國海空軍支援南韓,並由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毛澤東錯估了「紙老虎」,從此改變了他自己與蔣介石的命運。
那是六十年前歷史性的一天。從那一天起台灣歷史走上另一個階段,蔣介石統治台灣長達二十五年,孫立人數年後終生被軟禁。我的媽媽繼續燙著明星頭,甚至裝上假睫毛,留下一張媲美阮玲玉的照片。
這是世人遺忘的一九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