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本
從誦讀的角度而言,《法華經》各品都有一些重要名句,值得去深思其義,讀誦受持。以下略舉幾項參考:
1.「汝我等無異」:
「舍利弗!當知,我立本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等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釋尊的本願,是使所有的人和佛一樣沒有差別,這也是三世十方諸佛的本願,此稱為「總願」。對此總願,彌陀四十八願、藥師的十二願、觀音的十二大願等,是個別的誓願,故稱之為「別願」。故,不論過去、現在乃至未來諸佛,其誓願皆是欲令眾生成就佛道。
2.「唯有一乘」: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之前佛陀四十餘年的說法,係為唯法華一佛乘而說的。例如建一間房子,要先安排鷹架,但築成後要把它拆除;同樣的,如來一代說了許多經典,在四十餘年的說法,都是為了「法華一佛乘」即《妙法蓮華經》的鋪設。許多方便、因緣、譬喻,恰如鷹架。表示大海一味,諸佛如來的說法皆是一乘。
3.「無一不成佛」
「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此經文與「皆成佛道」之文,古來併稱為「十界皆成」之文,為開顯一切眾生的佛性,一樣說《法華經》導向菩提彼岸的大利益。不但是菩薩、二乘、人天,都藉此《法華經》成佛,而且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四惡趣的眾生也是如此。
4.「小善成佛」
「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此一文稱「小善成佛」或「人天開會」之文,說明《法華經》的大事。「小善成佛」指小善根、微弱的功德,不久也將能成就佛道。如經所說,小孩玩堆沙造似佛塔的東西,而奉獻給佛的童心,不久也將入佛道、成佛道。啟發小善,以此融會於法華的大信念,是如來的慈悲心。
5.「法性常住」
「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世間一切諸法本無自性,而一乘的成佛種子,也是透過種種因緣而成就的,所有的「教喻」都是為了唯一佛乘,而無餘乘。故,世間法,就是出世法;出世法,也就是世間法;於「理喻」而言,兩者亦是相同的。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