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五十六歲的廖湘靈,自幼即展現與生俱來的繪畫天分,雖然囿於家中經濟無法拜師學藝,但透過研習畫冊與觀摩展覽,來充實畫技與知識,因此在求學階段一向是校內、外美術比賽的常勝軍;高中隨美術老師李奉魁學習工筆、花鳥畫,畢業後考取文化大學美術系,家人無力負擔私立大學的昂貴學費,廖湘靈只好忍痛放棄學籍。
雖然無法踏進大學之門,但廖湘靈仍堅持美術之路,他進入中華卡通公司擔任背景畫師,與知名漫畫家游龍輝共事期間,學到許多西洋寫實的彩繪技巧,奠定日後東、西方兼具繪畫風格,之後進入窯業公司,赴義大利學習磁磚設計,更加深彩繪的深厚技巧。
身懷一手好畫技的廖湘靈,在一九九四年時毅然投入兒童美術教育,教學期間,他為方便學生作畫,因此研發出畫板與彩色鉛筆盒連體的設計,並取得專利權,一心想拓展事業的他,將畢生積蓄投入開模生產,但二○○一年的納莉風災,將他所有資產一夕間化為烏有,「當時帶著妻小倉皇逃命,災後眼見全毀的家園,至今想起仍心有餘悸……。」
遭逢人生巨變的廖湘靈,體悟人生無常,為尋得心靈的慰藉,參加了由大千出版社社長梁崇明等人組成的「佛教經典研習班」,在諸多善知識的引導下,逐漸讓他的身、心、靈獲得平靜,而在一日研讀經典的思維當下,他頓時回想起數十年前要教人畫佛的「口頭願」。
原來,曾親近過道場的廖湘靈,得知許多信徒想畫佛像,卻不得其門而入,甚至因恭敬心所囿而不敢擅自畫佛,當時便隨口對這些信徒允諾,待他退休有空時,就會指導大家畫佛像。
「這或許是個巧妙的機緣,佛菩薩提醒我該實踐諾言了。」廖湘靈說,風災雖讓他一無所有,但不變的是他對美術的愛好,還有想引度更多人繪畫的熱忱。於是,他開始臨摹佛經與佛教雜誌中的佛菩薩法相,佐以原本俱足的繪畫功力,自創風格素雅、融合中西畫風的「素淨佛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