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想將臉洗乾淨,不是選擇具有很強洗淨力的產品就能達到效果。皮膚科醫師指出,選擇洗面乳產品首重溫和原則與酸鹼度,否則健康肌膚,可能因清潔力過強或過度清潔,反而變成敏感性膚質,引發更多問題。
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呈芳表示,敏感性膚質的成因,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先天敏感性」及「後天清潔過度」二種,但一般人總誤以為臉洗得愈乾淨愈好,忽略清潔過度可能連原本健康的膚質也會變得很敏感。
她說,若皮膚屬於「先天敏感性」,應先將自己的敏感性膚質控制好,例如有些人可能伴隨有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等疾病,這類病患若能先將皮膚病治療好,敏感性膚質的困擾就可解決大半。
蔡呈芳表示,除了過度迷信洗潔力超強的洗面乳外,他說,如果使用磨砂膏、面膜次數過於頻繁,也都會讓膚質變得敏感。
她說,敏感性皮膚由於皮脂線分泌的油脂,單純使用清水較難徹底洗淨,但若選用洗淨力強、偏鹼性的洗面乳,又會刺激膚質。
蔡呈芳建議,過敏性膚質的人,應選擇較溫和的合成性清潔成分增加清潔度,酸鹼度也要調整成偏中性;一般膚質與濕疹膚質,則選擇弱酸性或PH值在五點五左右的產品會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