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接見二○一一年瑞士日內瓦及美國國際發明展二十八位金牌得獎學生代表,他表示,得獎學生讓台灣在國際發光發熱,「都是台灣之光,以他們為榮」。
至於前天有技職教育學生為高教和技職資源差太多鳴不平,吳清基指出,普通大學歷史悠久,加上學校規模較大,造成高教和技職資源分配不均,但教育部會努力改善,讓資源分配平衡。
教育部技職司指出,台灣今年日內瓦發明展獲四十二面金牌、三十四面銀牌、五面銅牌及六面特別獎;美國發明展獲二十八面金牌及十三面銀牌,有的學生只是國中生,也有五十八歲的EMBA學生。
吳清基也說,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最近針對台灣教育的一席話,值得國內省思,不能死讀書,創意創新很重要,但四十年前台灣社會是技術及資本密集,在當時創意不太受注意,跟現在的知識經濟時代不大同,創意等於競爭力,從小學到博士班教學都很重視。
勤益科大研發科技和資訊管理研究所學生陳俊宇以「自然光導照明結構」獲日內瓦和美國發明展兩項金牌,他的爸爸就是台灣發明協會團長陳宗台。
陳俊宇說,原本讀高中,後來考上普通大學,因為國中就開始發明東西,覺得到科大學的知識比較實用,因此大二轉到科大,研究所繼續讀科大。
陳俊宇指出,如果再給他一次選擇機會,他會先讀普通高中,再讀科大,因為高中時學數學、英文、物理及化學等科目比高職紮實,到了科大才學專業,加強專業、考證照,對他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