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梧棲訊】台中市一名一歲大的李小妹妹,雙眼注視物體或目標時無法聚焦,家長帶往梧棲童綜合醫院檢查,發現罹患「先天性外斜視」,經使用「斜視手術」治療,術後追蹤逐漸恢復正常。
陳沛仁醫師表示,「先天性斜視」是指在一歲前幼兒,雙眼視線無法共視同樣的物體,必須大角度斜視,又分為內斜視與外斜視,內斜視俗稱鬥雞眼、外斜視俗稱脫窗,就是一眼看前方時,另一眼會往外或內看的狀態。
他說,「先天性斜視」無法戴眼鏡矯正,最好兩歲前手術,促使幼兒眼睛立體感的發育,增加雙眼共視能力,能得到較好的視覺功能。
「先天性斜視」臨床上不常見,手術須全身麻醉,成功機率約五至六成,但若到國小或國中才接受手術,此時僅為眼睛外觀的改善,對眼睛發育立體感的功能無幫助。
提醒家長,「先天性斜視」未及時治療,不僅影響外觀,且可能造成孩童立體感終生的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