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沙包、防洪牆、堤防、運河、地下排水道,曼谷防洪大作戰初步奏效!
曼谷危機暫解除
湄南河數十年一見的洪峰,上周六晚開始通過泰國首都曼谷,當局多管齊下的「守護首都抗洪大作戰」初步發揮效用,海水潮漲的情況也沒有預期嚴重,令曼谷大部分地區免於洪水蹂躪,洪災危機暫時獲得紓解。
不過,由於曼谷依然連降暴雨,湄南河也出現三百年來最高水位,首都最終能否打贏這場惡水之戰,或許還需觀察幾天。
而這場水患也沖走了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新官上任的光環,把她毫無施政經驗的弱點暴露無遺。泰國政論家塔威給她的危機處理打了個「不及格」的分數,但對她全力投入則勉強給了七十分。
今年七月,盈拉代替流亡海外的哥哥前總理塔信出馬競選,毫無從政經驗是最大致命傷,各方懷疑她的治國能力,支持者則堅持,她擔任家族企業SC資產公司的總裁,具有管理經驗。在塔信的政治餘蔭下,盈拉仍然勝選。
上任不久,大水的考驗就翻江倒海而來,措手不及的盈拉顯得漫無頭緒,致使各部會首長爭相出頭,事權不分。舉例來說,科技部長普巴碩上周跳出來發布洪水警報,下令部分地區疏散,但擔任救災指揮官的司法部長巴拉查旋即出面,撤銷普巴碩所發布的警報,並強調他才是對外的唯一窗口。
普巴碩事後道歉,表示只是提醒民眾移車,並非發布警報。一場烏龍警報讓災民的緊張心情更添惶惑,暴露救災行動指揮部權責不明,更顯示盈拉無法駕馭各部會首長,民眾看不到災難當頭時能安定民心的領袖。
重建是更大考驗
盈拉的幕僚也承認水患暴露出盈拉缺乏經驗的缺點,只以「還可以啦」來形容她的表現。幕僚表示,現在盈拉必須展現虛心學習的態度,以及處理危機的信心。
反對黨自由黨則批評政府的危機準備不足,尤其未及早提醒民眾避難。面對泰國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水患,救災動作總是慢半拍,部會各自為政。
此外,在洪峰逼近曼谷時,盈拉下令優先保護首都曼谷,雖然是基於經濟考量,但中央、地方的差別待遇,更讓泡在水中的地方民眾極度不滿。估計這次水災的災民達八百五十萬人,救災、復建將是盈拉的更大考驗。
企業盼暫緩漲薪
洪水肆虐,泰國業界已經在清算損失,雇主希望政府暫緩十七日決定基本工資大漲事宜。
盈拉所屬政黨七月拿下執政權的前一天,允諾調漲基本工資為每日三百泰銖(九點七美元)。政府三方委員會、工會和雇主代表十七日開會決定此案。
調漲後工資對部分較貧窮地區來說,漲幅高達百分之九十。不過因洪水造成的成本損失增加,許多企業反對工資調漲,業界也加強批評。委員會一直試圖達成折衷方案,希望能通過一月在曼谷和另外六省完全調漲薪資。不過雇主希望調漲決定先擱置六個月。
自我流放杜拜的泰國前總理塔信表示,應該完全調漲基本工資。塔信告訴《曼谷郵報》:「如果你覺得這會造成企業成本增加、獲利大砍,這是單方面的看法。」「對我來說,這項政策會重新分配社會資源,也是強化生產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