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民國一百年國慶大典上,第一次出現英文司儀,在典禮現場負起為外賓講解典禮程序的重責大任,擔任此工作的,是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文系大二生陳意涵。從來不曾參加朗讀比賽的她,卻有著穩健台風與流利口條,讓外賓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慶祝建國一百年的雙十國慶,外賓包含各國元首、使節等超過五百名訪賓,是近十年來訪團數和訪賓人數最多的一年,因此,典禮除一位中文司儀外,首度出現英文同步翻譯司儀。
十多校代表競爭唯一一位英文司儀,北教大兒英系大二生陳意涵,以標準英語腔調脫穎而出,國慶當天,站在台上抑揚頓挫地為來賓介紹我國三軍樂儀隊、北一女儀隊和各藝術大學帶來的精采表演。
「原本我的聲音比較低沉,以為像廣播員一樣溫柔念出口令就好,沒想到要用鏗鏘有力的方式發音,練習了很久。」雖然站在台上只有四十分鐘,但為了這一刻,陳意涵從九月開始就參加國慶籌備處集訓,整整一個月,從早到晚反複練習英語咬字、發音,只希望給外賓留下最完美的印象。
同時身為學校親善大使的陳意涵為求完美,整場典禮都站T字步,一刻也不敢放鬆。「站在台上時,一直盯著場邊各種可能的突發狀況,一整天戰戰兢兢,結束才知道腳都麻了,但看到國旗飄揚的時刻,真的很感動。」國慶籌備處邱雅萍專員也說,當天許多外賓直誇,台灣國慶日很國際化。
小學曾在南韓念兩年美國學校的陳意涵說,從小愛聽迪士尼原聲帶,還會背下英文歌詞,遇到不懂文法就查字典,上大學後,也會保持每周和同學約定兩天「英語日」,因此奠定標準的英文口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