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多時的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蘇嘉全的豪華農舍問題,終於由於他自己鏟除柏油路面而證實了確有問題。圍繞蘇嘉全的農地使用不當、甚至違法爭議不只一椿,民進黨如何處理,再度考驗其對法治與清廉的態度。
蘇嘉全的農地使用問題包括自己農地上蓋歐式豪宅、在租來的國有農牧用地上建祖墳。他的哥哥也將農牧地舖上水泥作為夜市用地,並向攤商收取「清潔費」。在在成為惹人爭議的話題。
台灣地狹人稠,建築用地嚴重不足,長期以來,建商將目光轉向農牧用地,極盡變更用地之能事,巧立名目在農牧用地蓋房子、建豪宅。這種行為不但是對農業的嚴重傷害,更形成國土規畫上的大毒瘤,多年來始終是遭社會批判的議題。
而今向來號稱和農民站在一邊,力主土地正義的民進黨,其副總統參選人蘇嘉全自己及其家族,竟然長期以高度爭議性的方式使用農地,令人震驚。
更可議的是,蘇嘉全家族的農地全部在老家屏東,而蘇嘉全曾經當過屏東縣長,之後又出任農委會主委、內政部長,全部是土地使用的主管機關。以這樣的經歷,怎麼可能不知道土地使用規定?但事發後,蘇嘉全本人一再否認違法,屏東縣政府也屢屢為他背書,說農地上的豪宅等諸多設施都合法。這樣的回應,如何能杜悠悠之口,又如何消社會訾議?
蘇嘉全為了替自己辯解,居然扯出檢察官陳瑞仁,說他也有農地、農舍,為什麼陳瑞仁就合法,而到了他身上,法律就轉彎?但陳瑞仁在第一時間就主動澄清,他的農舍只是放農具的「農具間」,和蘇嘉全的豪宅是兩回事!蘇嘉全牽拖的結果是踢到大鐵板!
蘇嘉全曾經身為各級土地主管機關最高首長,如此使用農地,於情理法那一方面都說不過去。妻子明明是公務員,名下卻有農地、農舍,早就違反公務員不得兼職的規定。兄嫂能長期在農地上經營夜市,又能說與他的「官威」無關嗎?
蘇嘉全的農地豪宅問題不只重挫他的形象,對於民進黨及其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也有不能忽視的減分效果。蔡英文之前卻表示,對這個問題應「適可而止」,這四個字完全無法澄清問題真相,反而讓人感到是在和稀泥。一項媒體民調就顯示,百分之五十五的民眾認為會衝擊蔡英文的選情。
蘇嘉全在談到豪華農舍和祖墳事件時,一再扯出他人及民間風俗為藉口,但社會關切的是,做為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他自己及民進黨會如何處理這些明顯有高度爭議,甚至違法的問題?以「鄉親」、「民俗」為藉口,只讓人感到迴避閃躲,「以尺丈己,以寸量人」的雙重標準!
不論是人民對政治人物的評價或政治人物對自己的要求,「不違法」已經是最低標準;蘇嘉全和民進黨對這一波農舍爭議的回應與表現,可說嚴重的不及格。
前總統陳水扁已經替民進黨蒙上「貪腐」的形象,民進黨當全力洗刷尚且不及;如今又冷處理蘇嘉全的農地使用問題,以這樣的態度而想爭取選民的認同,豈非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