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記】 決戰水蜜桃

滿濟 |2011.10.07
1547觀看次
字級

那天午齋,原本以為是幸福,豈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會變成一場災難。

齋堂門口懸掛著一尾大木魚,天天安靜的凝視,往來山裡的僧人、遊客。每回踏入齋堂時,不自覺的望向牠,由於魚睜眼憩息,禪門取之精進意涵,於是殿堂、齋堂、法會等等,牠都占有一席之地。禪門的魚,不在海洋,在人間修練,如老僧入定,木鳥觀繁花。

話說,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依時搭衣,依序排班入座,依舊等著引磬聲唱供養咒。在行進間,不得左右顧盼,但野馬的凡心,偶爾是拉不住韁索的。哇,好漂亮的水蜜桃,望向長條桌一排粉嫩的桃子乖巧的站立著。

飽食後,雀躍地拎起手掌大的桃子,望著它,忽然不知要從何下手?

皮要剝嗎?應該要吧。撕破幾公分的薄皮,見空隙處,咬下去。這一咬,熟透的蜜桃,果然吹彈即破,汁液剎時如水患,急忙著拿起瓷碗接水,再丟下桃。冷靜片刻,到底要怎樣安全啃食完這顆桃子,不會滴到袈裟,不會沾染潔白的桌面。

心裡嘆了一口氣,在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裡,有一尊佛名為:「鬥戰勝佛」。他勇猛的向魔軍宣戰,何其英姿煥發,而我此時此刻,端坐寂靜無言的齋堂,卻是心情忐忑不安,努力決戰一顆水蜜桃。眼前的水蜜桃,十分鐘前,我認為它是今日的禮物,才過一會,禮物變成現前的狼狽不堪,終於理解,「眼見非實,心念非真」,佛陀所說的人生哲理。

安靜的齋堂裡,原來是波濤暗湧,萬念流轉,舉箸入口那方寸間,確實能令人清明,但也能令人混沌,不知咬著吞肚的是什麼滋味?禪門有句話頭,叫「每天背死屍的人是誰?」要行者參究,你身上這具軀殼,真的是活的嗎?還是毫無知覺馱著屍體,走來又走去的。

是呀,每天街上的人都帶著這具載體,它有名有姓有美有醜,它有身分標記,但你確定它是活的嗎?你還未使用它時,它在何方,當你吐完最後一口氣時,它又在何處?你和它,它和你,何其親密,但又何其陌生。

吸盡最後一口桃汁,已是大眾唱念結齋偈了。手裡的面紙清理桌面後,合掌隨眾念誦回向: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已辦,具足佛法。午齋決戰水蜜桃是我今日的「所作已辦」,也許未必全然具足佛法,但已得到佛陀教訓:學法者,應謙卑柔軟,不可輕忽粒米寸食。

走出齋堂,從天堂跌到黑暗的地獄,再從地獄升往光亮的天堂。想起,有個學佛多年的居士問我,要如何確認自己學佛有進步?思考很久,可以確切的答覆:想要進步,請從餐桌上開始起跑吧。如果,連一顆水蜜桃,我們都得全心全意決戰,那麼面對強大的煩惱魔鬼,更須培福修慧,擴大我們心靈正面能量的陣容。

從決戰水蜜桃的啟示,我們不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經歷「顛倒妄想」,逐漸向覺悟之心靠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