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 中

馮平 |2011.10.06
864觀看次
字級

他要發紅包給孩子。圍爐之夜。既要圍爐,寒冬或暖冬,他總要用炭燒一點爐火,放在飯桌底下。桌上素美已放滿菜餚,雞鴨魚肉,芹菜炒魷魚絲,佛跳牆,蒸發糕,煎年糕,一樣不少。至於灌腸呢?自然也不會忘記。等素美切好大蔥或大蒜,便端上來了。

溫火煎滾後,切成斜片的灌腸,油光火焰,香味撲鼻。入口咀嚼,肉的甘甜伴著油水的滋潤,不鹹不膩,非常好吃,且容易下飯。這是溫馨的一刻。完全屬於一個家庭的一晚,像西洋耶誕節的夜晚。人,不都是在這些節期中勞碌奔忙,流動著歲月嗎?

「乾杯!」阿宗舉酒向兒女們賀年,文傑也舉酒,但不說乾杯,覺得太親暱,當面說不出口。他們在一起二十幾年,他還不熟習向父親說這種話。倒是小女兒小敏心裡爽朗,說「乾杯!」把那淺淺的一杯XO放嘴裡抿了一口。

阿宗坐爐火旁還穿一件呢夾克,那是文傑的高中制服。那年,阿宗生病住進陽明醫院,每天都是文傑下學後跑去照顧,那時他身上穿的就是這件夾克。現在都大四了,外文系,住校外,寒暑假才得回來。聽說畢業後要出國,將來說不定當個大學教授。

「每個人都要吃塊年糕,象徵全家年年團圓。」素美臉上還帶些灶火的紅熱,熱切的吩咐著。但小雅去年出嫁了,初二才會回來。「怎麼沒有看到灌腸?」文傑心裡想,然而問不出口。知道父親那次病後,體力衰減,很少做灌腸了。今年起,大概都不做了,因見陽台烘灌腸的木箱子,早已經撒掉。

吃完飯,文傑下到二樓房間來。原來二樓也是他們家的,從前出租給人,租金當素美的私用錢,孩子長大後,不能再擠通鋪了,就收回來自己住。唯他們夫婦還住三樓。文傑坐在書桌前,望鐵欄窗外遠處點點閃爍的火光,是星光嗎?或是一架飛機掠升過淡水河上空?或者海底生物們的眼睛?冬夜清冽的空氣沁來,溼溼的透著寒風。小敏和亮傑約朋友們去打麻將。三樓素美在收拾餐桌,阿宗一個人坐在客廳,伸著腿,覆一條被毯,像看電視,又不像看電視。所謂的年,除了清冷寂寥,似乎不給人留下什麼印象。可這畢竟是個年,終年勞苦,不正是為著一個年能安生休息一下嗎?

他戒菸了,少夜遊了,偶爾還喝點酒。也不一人守一個肉攤,而是做他二哥的助手。這一家子,從上一代就做這行。養豬,殺豬,賣豬肉,全和豬有關。那抬豬肉、剁豬骨的手是有力的,割豬皮、切肉絲的手又必須靈巧有耐性。可惜的,他的一隻腿實在太弱了,若非有神蹟,就得一輩子垂萎的掛在下身。而慘忍的,人老了,第一個最無力的徵象正是腿。對他來說,就是那一隻還活著的腿,可他才過五十歲!

前幾天,他上樓梯經過二樓,那二樓門口正對客廳,門開著,孩子看電視,他停下來,有意無意的說:「最近爬樓梯會喘了。」燈光照出那黃臘的臉孔,還帶一分自嘲的微笑。無人應他。他一步一步,一階一階,再爬到三樓去。

一進屋,桌上空空的無菜飯。從前是人盼他回來吃飯,現在他回來了,卻常見不到孩子,也常空著肚子沒飯吃。其實醫生說他的病不難,多休息,多注意營養,按時吃藥,一定能好。這是肺癆,倒像一種富貴病了。阿宗聽了又像沒有聽。該出門時,還是照常出門。肉攤的活,他幹了一輩子,沒有一件事他上不了手,只是除了招呼人,哪一樣不需要擺上粗重體力?又以他的病來看,即使是坐著等客人來,也仍然是一份工作,不能被算為「富貴」的人。

入了家門沒飯吃,有時又因婦人的理直氣壯,碰了灰,只有再爬下樓,就近去跟他的大嫂「討」一碗飯。討多了不好意思,就花點錢去附近吃碗麵再回來。

進了大門,又是樓梯。從一樓,二樓,到三樓。爬了十五階,再爬十五階。上一回三十階,下一回三十階。一天至少兩回,六十階,一年二萬一千九百階。遇到沒飯吃,又得出入一回,那就三回。第一回總是去做工。風裡去,雨裡回;天希微去,日中央回。有時,不,多時,還得拎掛肉物來去。這樣,五年如何?十年如何?十五年如何?春來冬去。天行健。四季的運轉不知疲乏,不像人只有生老病死這一遭。

哎!他甚至不知道該嘆息,或該感慨。倒是常稀奇,那肉眼看不見的時光,的的確確的存在過。不然他怎能從一個羸殘的小孩童,長成一個小學畢業的青少年?又怎會從拿一支小拐杖,變換成拿一支大拐杖?又怎麼會穿上一套黑西裝,娶來一個住在蘭州街豬肚口的女人?那女人又怎麼會替他生下四個娃仔,而一個個都長大了?

「沒想到我也吃到這樣『老』了。」他像觀看宇宙的奧祕一樣看見自己,覺得又可疑又可怕又真實。覺得自己像一隻水母,在水裡飄啊飄的,一直飄到樓上去;又像一隻八爪章魚,轉著圓鼓鼓的大眼睛,帶著許多沾有黏液的吸盤,一階一階的爬下樓來。(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