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傳統切除手術治療口腔癌,讓不少病患無法開口。台大醫院引進光動力療法,在患部塗抹特殊感光物質,照射LED紅光,就能殺死腫瘤細胞。醫師表示,適合白斑、疣狀增生及早期麟狀細胞癌病患。
台大醫院牙科部教授江俊斌昨天在中華牙醫學會研討會發表最新口腔癌治療效果,他說,所謂光動力療法是將五?酖氨基酮戊酸(ALA)塗抹於腫瘤細胞,約二小時後,再將波長六百三十五的LED紅光直接照射患部,持續約一千秒,症狀輕微者只需一次,較嚴重病患則須接受三至四次治療。
江俊斌表示,臨床發現,光動力療法能激發腫瘤細胞,並讓細胞凋亡,平均一個月就能消除口腔疣狀增生。他說,傳統口腔癌治療以外科切除手術為主,有時切除範圍過大,縫合難度較高,還須進行皮膚移植,部分病患在術後的張口度也受到影響。
至於光動力療法則是非侵入性治療,術後沒有傷口,口腔裡不會有疤痕,術後不覺疼痛,病患滿意度高。但光動力療法,對疣狀過大及晚期麟狀細胞瘤的效果就較差。
透過光動力療法,台大醫院順利治療一百多位口腔白斑、十名紅白斑、三十多名疣狀增生病患。經過術後追蹤,一百多名病患口腔內病變完全沒有復發。
江俊斌表示,這項由國內醫界自行研發的光動力療法,除了適用於早期口腔癌外,對早期子宮頸癌、皮膚基底細胞也有不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