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師從明年開始課稅,配套措施就是國中小老師每周減兩節課。但全國教師會最近發文教育部,主張教師未來減的課,若改由算鐘點薪水的代課老師來教,反造成教學品質下滑,建議教育部應以減課量的十分之一,回補正式專職教師,即在未來六年內,增聘一萬二千名國中小老師,解決流浪教師問題。
教育部國教司長黃子騰表示,對於全教會的意見「樂觀其成」,但目前設算分配給縣市的經費就是按鐘點費計算,若縣市財源充裕,當然鼓勵縣市多撥點經費聘正職老師。
目前國小代課老師鐘點費為每小時二百六十元,國中三百六十元,聘一位代課老師每月鐘點費為二萬多元,對擁有教師證的流浪教師吸引力不大;但聘一位正式老師月薪平均要五萬元。教育部估算,以同樣授課節數,聘一正式老師的費用為鐘點代課的二點五倍,要各縣市補足其中差額的可能性不高。
但全教會祕書長吳忠泰指出,當初教師減課的目的,就是要多留給老師一點時間備課,以提升教學品質,但結果老師的課減了,但換來的卻是鐘點代課,教學品質反而會下降。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榮輝就很擔憂,明年開始,很多原由正式老師上的課,都零碎地由不同鐘點老師代課,「對學生非常不好。」
全教會主張,應將減課量的十分之一,約二萬八千節課回補專職教師,如此一來,國小每年可增聘一千五百位專職老師,六年就有九千位;國中每年增聘六百位,六年就有三千六百位;讓國中小專職老師維持目前共約十五萬人的水準。
教育部表示,明天將召集各縣市教育局處及全教會開會,建議縣市,明年若財政不足以增聘專職教師,可由現職教師兼代課的方式,補足減課時數,減少使用鐘點代課老師,以免影響學生受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