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養生之道

陳璿宇 |2011.10.02
1198觀看次
字級

「現代人很注重身體養生,飲食講求低鹽、低油、低膽固醇,來防止三高。但面臨生活壓力過高時,要如何舒緩心理的情緒,提升有品質的生活?」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九月二十五日主題為「佛教心理學」,邀請主持人佛光大學光雲館監寺妙日法師和與談人佛光大學樂活生命文化學系副教授林香君、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黃智偉與近千位民眾分享如何精神養生。

妙日法師指出,依照WHO醫學研究驚人的數字顯示,罹患憂鬱症人口占全世界兩億人,在台灣也有六十萬至一百萬人,平均每四十秒就有一個人自殺;現代人面臨種種文明疾病,因此不僅要追求身體的健康,同時還要講究精神養生,二者同等重要!

妙日法師又以〈神醫扁鵲〉的故事,說明「良醫治未病」,我們身心的疾病,預防勝於治療。

林香君就心理諮商角度分析,現代人生活步伐緊張,凡事強調快速的時代,當工作環境適應不良,高壓力生活就容易產生,現代人的三大文明疾病,包括癌症、愛滋病、憂鬱症。

例如,家庭支持薄弱,人際關係疏離,文化觀念的轉變,長期情緒的壓抑,遭逢親人的變故等,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心理層面。

《黃帝內經》談及:「百病生於氣,怒時氣上,憂時氣下,喜會傷心,悲會傷肺」林香君教導大家心中鬱悶時,拍打肺經,讓血液循環舒暢,還有調整自己的心態,相信自己,挑戰自己,管理時間就是管理壓力。

她並以諮商個案余太太的故事,說明平衡規律的生活,了解自己的極限,轉念正向的思考方式,積極營造歡喜的環境,進而運用智慧,解決生活的難題。

黃智偉就醫學角度指出,面臨巨大的壓力時,會產生心理的疾病,當我們的大腦感應到外在壓力,下視丘會傳遞訊息,透過血管傳導到腎上腺,造成可體松過多時,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容易罹患感冒。黃智偉提出方法,面對壓力時,身體做運動或親近寺院聽經聞法,改善我們的認知,去除我執,觀看佛像讓心更清淨,亦可藉由禪坐、深呼吸,使心恢復平靜。

如何減輕壓力?黃智偉認為朝山禮拜、法會拜懺等,藉由梵唄都可以讓身心的壓力獲得紓解。一般對精神疾病的病人而言,使用藥物只能治標,治本是讓病不再復發,必須從心理根源著手,最好能有家人的傾聽與陪伴,社會人際網絡的支持,同時透過虔誠的宗教信仰,相信有佛菩薩的加被,自己會變得更好。唯有轉念,才能轉識成智。

妙日法師向大眾提供唐代石頭禪師的《心藥方》,並建議佛教徒每日清早可以誦經、念佛、禪坐,三餐前持誦〈佛光四句偈〉,觀想慈悲喜捨,睡前則念一篇星雲大師所著《佛光祈願文》,持續修持,能讓心時時活在當下,日日心生歡喜清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