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明治維新的鏡子

星雲大師 |2011.09.30
671觀看次
字級

日本「明治維新」,向來被視為是政治改革成功的典範,舉世讚譽!

說到明治維新,一八六七年日本結束幕府時代,新繼位的明治天皇勵精圖治,親自頒布五條御誓文,呼籲舉國上下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展開前所未有的變革,使日本「脫亞入歐」,一躍成為現代化的國家,並躋身列強之林。

探討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其改革乃「由上而下」,由身居上位的明治天皇親率文武百官,對人民宣誓,發表五條「以民為主」的誓文,包括:

第一、時常召開會議,凡遇重大政策,必經大家開會討論後才做決定。

第二、全國人民,不管身分高低,上下齊心協力,努力工作。

第三、積極改革政治體制,建立一個使全體國民滿意的新政府。

第四、不拘泥於舊習俗,一切依照正確的方向來推動新政。

第五、吸取各國的優點,加強國家基本建設。

由於明治天皇「由上而下」,身先表率,凡事以「民意」為依歸,因此一旦令下,舉國上下一致奉行,進行起來自然順利許多。反觀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改造、進步,都要經過人民「由下向上革命」,把落伍、腐朽的政權推翻,才能再造新局。如中國漢朝的劉邦推翻暴政秦始皇,乃至近代孫中山推翻滿清,都是由下而上。

由下向上革命,對抗的是坐擁權勢與軍隊的強大政權,因而困難重重,也因此歷史上多的是不能克竟功業而失敗的民間英雄;反之,明治維新因為是「由上而下」,沒有血流成河的鬥爭,所以能獲得人民支持。

除此之外,當時明治天皇所頒布的五條誓文內容,也是值得大書特書。例如:一切施政以人民的需要為依歸;遇有重大事情,要召開會議,由人民決定;乃至打開國家門戶,接受外來的思想與長處等,這些都可見出明治天皇的開明與遠見,以及作風務實、襟懷磊落。

在台灣,過去李登輝雖然也曾喊出「民在我心」,可惜只流於口號,沒有實踐力行,當然產生不出力量,也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至於召開會議,現在有些國家平時雖然也是會議不斷,但所關切的都是如何鞏固政權,並非為了國計民生;甚至有些當權者,非但提不出為民謀求福利的政策,只是一味的排斥外來文化、科技、經濟等,這種閉門、鎖國的思想,國家當然無法進步。

甚至更有的國家領導人,專以操弄民粹為能事,導致社會族群對立,朝野之間主流、非主流更是壁壘分明,彼此杯葛、較勁、內耗,徒然削減國力,怎不令人浩歎。

其實,一個國家的朝野之間,乃至全體官員,如果能把對立、互鬥的力量集結起來,一心一意為國為民服務,不也是等同經過一次「明治維新」一樣嗎!

明治維新距今雖然已過了近一個半世紀,但明治天皇以民心為依歸,並對自己揭示的國是方針躬親實踐之精神,還是有值得吾人效法與借鑑之處。

因此,借古觀今,當前台灣要想走出困局,要想步上更現代化的民主國家,就必須要有新觀念與新政策;新觀念就是「開放」,新政策就是「以民為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