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建會昨天公布八月景氣對策信號,景氣燈號在連續五個月綠燈後轉亮黃藍燈,為金融海嘯後、二○○九年十月以來首顆黃藍燈,綜合判斷分數降為二十二分,領先、同時指標連續二十一個月下滑,象徵國內景氣有衰退之虞。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表示,國內景氣確實已經趨緩,而且可能趨緩到年底,明年才有希望慢慢恢復,端視歐美各國如何解決其各自的經濟問題,「處理的方式、效率是關鍵」。
經建會經研處長洪瑞彬表示,全球經濟成長普遍趨緩,但國內消費面、金融面、生產面仍維持溫和成長,勞動市場尚稱穩定。不過,貿易面指標轉呈疲弱;代表未來景氣的指標「六個月平滑年變動率」為百分之零二,較七月減少零點九個百分點,自二○○九年十一月的百分之三十六點三,已連續二十一個月下滑。
對於當前景氣,經建會經研處長洪瑞彬表示,未來一段時間相當重要,歐美債務問題還未解決,短期歐美市場疲弱,且其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很劇烈,雖然國內金融市場很健全,但現在如何鞏固投資人信心很重要,政府應提出因應對策。
經建會表示,先進國家成長動能持續減弱,加上歐美主權債務危機短期內難以解除,拖累全球股市,經濟風險升高,對國內的影響可能擴大。不過,新興市場仍保持一定成長力道,尤其是亞洲地區,受惠於國內需求強勁、區域內貿易規模擴大等因素,經濟表現相對較佳。
景氣不振,消費者信心也下滑。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天發布九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總數為八十五點五十八點,較八月下降一點三一點,連續三個月上升後首度下降。六項指標僅就業機會及耐久性財貨時機兩項指標上升;其餘四項均下降,其中投資股票時機下降幅度最大,兩年來首度跌破七十點,只有六十九點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