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早的電話公司是一八八二年二月由外商開設,自那以後,上海電話通信事業基本是外商壟斷,一九○七年二月,上海電話局的出現,才打破了這個局面。

上個世紀初,英商華洋德律風公司獲得上海租界地區的電話經營權後,為了追逐高額利潤,大量發行股票,吸收資金,興建局房,增添設備,發展用戶,著眼於長期霸占上海的電話通信事業。當時的華界地區尚未建立官辦電話局,華洋德律風公司乘虛而入,恣意越出租界範圍,侵入南市、閘北、徐家匯、浦東等地區,擅自架設電話桿線,安裝電話,發展用戶,進一步侵犯中國電信主權,激起上海民眾的憤慨。許多開明人士上書清政府,建議建立由中國政府經營的電話局,以制止外商的蠶食。
清政府鑑於民眾的呼籲和確有需要,遂決定自建電話局。因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限制,中國政府不能在租界內建電話局,便選定南市中國地界作為建局地址。
由清政府投資建立的「上海電話局」,是上海第一個由中國政府經辦的電話局。這個電話局經營由中國政府管轄的中國地界(簡稱華界)的電話業務,習稱「華界電話局」。
為籌辦電話局,郵傳部上海電政局在一九○六年至一九○七年間陸續撥款近三萬銀元,由上海電報局主持籌建上海電話局。該局租民屋三間,作為局房,共有員工十九人,局內安裝磁石式交換設備,開業時有用戶九十七家。此後,上海電政局另行撥款,於一九○九年在閘北共和路開設第二個電話局,稱「上海電話局閘北分局」,而先前建立的南市電話局則稱「上海電話局南市總局」。南、北兩局共有電話用戶一一七家。
上海電話局在南市初辦時,經營範圍僅限南市一隅,申請安裝電話的用戶很少。為鼓勵安裝,電話局採取對用戶免收租費的優惠政策,直至閘北分局建成,南市、閘北兩局能互相通話後,電話局才從一九○九年八月起,開始向用戶收取每月二銀元的月租費。
圖為英商電話公司接線生工作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