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敬業、承擔 培訓人間社記者

宋滌姬、平曜 |2011.09.26
1350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者宋滌姬、平曜大樹報導】 「新聞營是大家邁向未來的一座里程碑。」佛光山人間通訊社二十四、二十五日在佛光山舉行第四期新聞寫作暨攝影研習營,邀請資深記者趙曉寧及攝影師陳碧雲教授理論與實務,有五十多人參加。

趙曉寧於人物專訪部分,詳細指導事先準備到現場提問要領及訪問後的寫作方法;面對即將到來的佛館落成,趙老師指導如何分配主新聞、周邊新聞、人物專訪及花絮的分量,勉勵學員在團體中必須共同成就新聞的呈現。

陳碧雲教授基礎新聞攝影技巧,笑稱自己七十歲開始走天涯,藉此提醒學員年齡不是問題,重要是「三心兩意」─用心、耐心、專心及創意、涵義;想拍出好照片,勤於練習是不二法門。

授證結營典禮時,都監院長慧傳法師為學員開示和授證。院長以星雲大師的文章〈人生四不〉為學員開示:「工作很多不要緊;遇事煩惱不怨恨;好話讚歎不怕多;逆境挫折不退卻。」慧傳院長以曾經調往國外道場服務的師姑為例,指出佛陀紀念館落成在即,期許文字、攝影記者義工能以歡喜敬業的態度承擔工作,讓讀者在閱讀《人間福報》時讀到佛法,這不是靠文飾來堆砌,而是一份用心,一份認真敬業的態度才能完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