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繼對名作家黃春明嗆聲後,成大台文系副教授蔣為文又嗆應邀演講的政大台文所長陳芳明教授;看到新聞,筆者不禁想到明朝大儒鹿善繼「讀有字書,要識得無字理」的意涵。
青年俊彥的蔣副教授,以「衝撞」對待可為他父執輩,且深受眾多讀者、學子敬重景仰的黃、陳兩位老師,著實讓人嘆息。
蔣副教授對台語文學的熱誠、衷誠之心,令人稱讚,但身為學者副教授,應當謀尋「尊重」的溝通良方,以成熟理性方式表達對學術理念的冀求,如果一次次以嗆聲身教,讓成大學子依樣畫葫蘆,甚至青出於藍勝於藍,那真不是成功的教育。
「語言問題是歷史留下來的,不能靠個人來解決」,陳芳明所言確係真知灼見;而屏東泰武有位排灣族長者也曾說:「台語、客家語、原住民的語言,學校教得有限,語言,還是要從我們(族人)家庭的言語互動傳承」。
請蔣副教授體會這兩句話,勿再有違為人師表的嗆聲,「有話好說,把話說好,一切都會更好」,希望蔣副教授能以學者的溫文儒雅,表達與溝通理念,作為莘莘學子的表率。
石鵬來義(高雄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