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自省自覺 除卻街頭十醜

凌亞 |2011.09.19
897觀看次
字級

媒體報導,一家品牌設計公司公布「台灣十大最醜」公共景觀排行榜,選舉旗幟與招牌以過半票數居首位,檳榔攤和檳榔盒第二,第三名則為貨櫃屋和鐵皮屋,而且不滿意整體人造環境美感的民眾,有八成覺得無奈、丟臉。

這項調查顯示,街頭十醜有待改善,而且生活中缺乏美感的公共設施比比皆是,有人認為,這是因政府缺乏完整規畫、不重視景觀。台灣發展初期,由於物質生活匱乏,一切因陋就簡,不論是建設或生活環境,因著重功能性,而缺乏美感,這從早期人口密集的副都會區,街道巷弄狹小,住宅有如鴿子籠可見一斑。

直到經濟起飛,如俗語「第一代懂吃,第二代懂穿,第三代看文章」,住宅區能看到名家設計的外觀,民眾對自己的生活美感提升,政府也開始有餘力注重景觀,但對維護整體環境的美感,卻不見進步,到處可見破壞美感且缺乏公德的行為,有民眾又將此歸咎公權力不彰。

筆者認為,公部門固然可藉由公權力管理影響觀瞻的問題,不過,囿於經費、人力而著力有限,而破壞景觀的行為,民眾也得負相當的責任,如選舉旗幟借選舉之名亂插旗幟、為了營利而擺貨櫃屋或檳榔攤,甚至將自家加蓋違建視為理所當然,導致景觀毒瘤擴散。

故而筆者以為,街頭十醜都是民眾缺乏自覺所產生,也讓個人的自私影響到景觀美感,進而破壞公眾生活與台灣形象;記得國小課本有個故事,有個家中髒亂的懶漢收到一束鮮花,用花瓶裝上鮮花後,發現家中需要打掃,因而改造居家環境,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因此,要除卻街頭十醜,必須民眾自省自覺。

此外,目前民眾教育水準提高,未來應該加強美學教育,提升民眾與公務員的美學素養,並扭轉觀念,注重實用與美學並重,從民眾到政府公部門都進行生活美學改造,使街頭十醜不再,景觀能與現代生活搭調。

凌亞(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