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國內大型美容網調查發現,粗糙感、發癢和脫屑是最困擾台灣女性的秋冬乾癢三大症狀,別以為噴保溼水就能鎖住水分揮別煩惱,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水分反覆流失,反易變粗糙、乾裂活像樹皮的「女樹人」,秋冬保養以乳液為佳。
時尚美容網站Fashion Guide針對六百五十名女性上班族,進行的「OL肌膚問題大調查」發現,最容易感到乾燥的肌膚三大部位分別在肘部、膝蓋和腿部,而皮膚的粗糙感更是所有乾性肌膚症狀的首位。
趙昭明表示,手肘、膝蓋等關節處,以及小腿前側,這三個部位脂肪較少,極易缺乏油脂和水分,造成肌膚的乾裂粗糙紋路,且影響沒有季節和年齡之分,輕忽平時的肌膚修護、改善,不僅影響外觀也飽受脫屑乾癢之苦。
四十歲的張小姐,有家族遺傳性魚鱗癬,小腿經常乾裂像樹皮的紋路,原先只有冬天才發作,沒想到今年連夏天雙腿也乾裂,趕緊就醫;二十五歲的部落客艾摩爾,體重驟減十公斤,造成體質變化,夏天溼癢、冬天乾癢,常抓得雙腿黑青,大熱天出門都穿長褲遮醜。
趙昭明指出,秋冬通常乾癢較嚴重,有脫屑、肌膚乾裂的問題時,皮膚已在發炎,且隨著乾裂程度加速水分流失,這時光噴保溼水的效果不大,最好選擇兼具保水、保油和修護功能的乳液。
偏方不能亂試,趙昭明強調,像「工研醋敷腳」、「檸檬擦身體」、「不斷去角質」等,刺激性太大,會造成接觸性皮膚炎,還可能因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長期塗抹類固醇藥物,會造成皮膚變薄、毛囊炎或異常長毛,也不能亂擦。
秋冬保養,醫師建議,一般膚質可每天擦二至三次乳液,保溼去癢,洗澡水不要超過四十二至四十五度,穿著以棉麻材質為主;乾性肌膚問題者,乳液要多用幾次,並尋求專業醫師治療。